本片改編自英國推理女王,有著"謀殺天后"封號的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創作生涯的經典小說,
劇中主角白羅偵探,大概也是繼福爾摩斯,亞森羅蘋,柯南等人物外,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神探。
儘管隨著相關劇作不斷的翻拍,箇中所設計的種種精妙謎題梗,或早已不再稀奇,
但透過本片幾近完美復刻了東方快車場景的華麗與詭譎,
搭配上極地的雪國風情,仍舊讓電影擁有著高度的可看性與娛樂價值。
基此,無論您是否曾知悉故事的情節,本片都是克莉絲蒂的書迷與影迷們,所不容錯過的佳作。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簡明扼要的介紹一下電影的故事:
一樁發生在臥鋪火車上命案,死者表面上是一名黑道人士,乍看遭到仇家殺害係屬自然,
由於身中多刀,多處刀傷深淺不一,白羅初步研判,兇手應該是喝醉酒後行兇;
然而,經追查後發現,其真正的身分,乃涉及到當年一件備受社會矚目的擄人殺害案,
相當湊巧的,其又在同車的乘客名單中,找到了與該案相關的關係人,
這讓偵查方向有著大逆轉,朝向釐清當年該起擄人案的始末。
更為駭人的,是當車上乘客的真實身分一一浮現,一個兩個...都與擄人案有關的情況下,
這讓白羅恍然大悟,原以為彼此萍水相逢,隨機組合的列車乘客們,
竟然分別都與同一個案件有所牽扯,如此的巧合,若非預謀集結,又該做何解釋呢?
最終謎底揭曉:那身中多刀,深淺不一的刀傷,其實並非單名兇手喝醉酒後行兇所致,
而是眾人集體洩憤式的將死者捅死,因著個人的力度差異,才會出現不同刀傷深度的跡象。
撇開情節設計的精妙,個人認為故事當中所傳遞著更為遠大的意志,
在於深刻的描繪著被害者及其家屬們,
遭受到親人重大傷害之際,心中那永難抹滅的悲慟。
我不知原著有否勾勒出如此強烈的正當化復仇的意象,
但本片劇末的確有意訴說著法律所未竟全功的無力與無奈感。
當正義的天平從來都不是均等,兇手無法透過法律給予極刑制裁的情況下,
試問被害者家屬們內心中所蓄積的怨恨,該如何獲得宣洩的出口呢?
恐怕唯有透過手刃兇手的做法,將利刃狠狠的捅進兇手的身體的當下,
才容有將其從心底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讓自己得以獲得重生救贖的機會。
白羅選擇用編撰的謊言來結案,放棄追究真兇的法律責任,
某種程度也正是認同著:"以暴制暴"或許是被害者們免不了的法外救濟途徑吧!
所以說,別再學著人權團體說著:
"就算讓你手刃仇人,也不會比較快樂..."等似是而非的立論。
因為那絕對是悖離人性與昧於事實的,
當殺害至親的兇手在您跟前,而法律卻大發慈悲的免除極刑,
相信也只有一刀刺進兇手的胸膛裡,才能夠徹底的讓自己脫離創傷的陰霾吧!
我想,諸如蝙蝠俠之流的,擅長採取法外途徑去制裁窮凶極惡者,
之所以在當代會如此受到推崇,絕對正是基於類似的理由吧!
畢竟,在人權倡議的催化下,如今可多的是慈悲為懷,沒有是非的法匠阿!
(竭誠邀請您加入我的粉絲頁,一起聊聊電影的二三事,謝謝!)
延伸閱讀: 相關"死刑存廢"的文章:
鄭捷父母下跪道歉,"盼判兒死刑,速審速決還公道"--大義滅親的是與非
台北捷運江子翠站隨機殺人事件--呼籲廢死團體莫再陷入反社會人格的論辯
鄭捷隨機殺人案--敢問支持廢死的,您們是在捍衛人權?還是維護暴力?
8年殺3人的最高法院生死辯論庭 --- 懇請爭大位的,該就廢死的議題有所表態
殺童魔曾文欽一審無期徒刑 -- 究竟刑法貴在嚇阻,懲罰,或教化呢?
電影--鐵案疑雲(The Life of David Gale)--廢死聯盟的典範
電影--驚悚 (Primal Fear)--精神病患犯罪的社會集體責任觀
電影--藥命關係 (Side effects) --- 心理醫師在犯罪事件中的角色
向總統建議特赦 -- 國情環境之差異懸殊,真有所謂的國際標準麼?
十億追殺令 (稻草之盾;10億懸賞追殺令;藁の楯)--法治社會下無可救藥的惆悵
獵捕史奈克 (スナーク狩り)--宮部美幸4周連續SP 第二夜--廢死聯盟的最佳說帖?
鄭捷判4個死刑,另判144年6月徒刑--感謝法官的道德勇氣--[時事評析]
新竹戀童男,養小鬼著魔,買兇殺童陪葬--中度智障不該是審度刑期的藉口
惡魔情侶"石刑"虐殺少女案--敢問兩公約中"犯罪情節重大者"所指為何?
女童隨機割喉案--人魔割喉小二女童--台灣人,您還要沉默多久?
籲請社會民主黨表述廢死立場--我對貴黨苗博雅立委參選人的批判
法務部今晚4監所同步槍決6死囚--馬政府父子騎驢困境的不意外
北捷中山站持刀砍人--社民黨李晏榕:"媒體,被告,被害者的權益保障要公平"?
法家:觀其行,非誅其心--法律貴在懲罰,而非教化--[人文省思]
謎一樣的雙眼(沉默的雙眼)--無期徒刑:永無止盡的煎熬--[心硯影評]
預告犯(電影 Prophecy/日劇 The Pain)--廢死聯盟的圭臬詮釋--[心硯影評]
內湖女童割喉案--慟!來不及長大的"小燈泡"--[心硯札記]
復仇法--小林由香 著--[心硯書評]--堪可作為廢死聯盟的教典
葛城事件-"鄭捷無差別殺人"日本版--[心硯影評]--社會故有意識集體霸凌下的人間悲劇
宜蘭光頭惡狼性侵10歲男童--[心硯時評]--人權保障了少數犯罪者,卻罔顧普羅大眾的安全存續
第22年的告白:我是殺人犯--[心硯影評]--是非莫辨,曝光為王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