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 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 凱特溫絲蕾(Kate Elizabeth Winslet)
蘿拉琳妮(Laura Linney)
這是我很多年前觀賞過的一部電影,個人覺得很優,
加上近來針對死刑議題的論辯頗夯,
才又令我想起了這部探討死刑議題的經典之作.
(此部電影,片名也有翻譯成"蓋爾的一生"或"命懸一線")
故事乃敘述一位哲學系教授蓋爾,
先是被學生指控性騷擾而被冠上道德瑕疵的印象,
後來加入了反對死刑聯盟,又涉嫌強姦了自己在聯盟中的同事,
在道德瑕疵的當然推想,以及罪證確鑿的情況下,被判處死刑定讞.
蓋爾對於案情並不多發表任何意見,也不見對判決有任何辯駁,
就在死刑執行的前夕,他接受了一位女記者的採訪,
在採訪的過程中,女記者才逐漸的發現到真相:
原來所謂的罪證確鑿,
根本就是蓋爾與女同事之間所刻意製造的證據,
目的是要讓司法留下一個冤獄的汙名,藉此宣揚自己廢死的理念.
這部電影,甫看完的時候很震撼,有種被震攝住的感覺.
我相信這部電影,必然成為相關廢死團體的宣揚影片,
因為該片論證了:事實上冤獄完全是有可能存在的,
一旦將冤案涉嫌人處以極刑,最終發現其真相的清白,
那便是怎麼樣也追不回來的.
當然,我始終相信會有冤案冤獄的可能性,
但這比例有多少呢?
像劇中如此精心設計的鐵證如山,又有多少呢?
更多的,應該是無庸置疑的窮凶極惡吧!
我覺得,很多案子可以做個案處理,
有冤獄可能性者,絕對可暫緩或重新審理處置,
但希冀透過維護這微小的冤獄可能性,
來籠統保護那些更廣大的惡徒,
我想完全是無法令人接受的吧!
說到這裡,我覺得這部片會是廢死團體們的圭臬,
但從另一個角度想,片中的蓋爾教授,
也才應該是廢死支持者該學習的典範.
很多理念的宣揚,
絕對不是耍耍嘴上功夫,便能夠得到廣泛的支持,
而是必須付諸成本,甚至要像蓋爾教授一般,
用自己的生命犧牲,來換取大眾對於冤獄的重視,
進而讓大眾心有同感的朝向廢除死刑的目標邁進,
這才是最有效的途徑所在.
試問那些反對死刑者,有這樣的guts嗎?
有的話,我佩服;
沒有的話,我相信您們的理念,終究不過是南柯一夢...
有時候總覺得,現代人的示威抗議,已經流於形式化,
毫無革命的衝動感與灑熱血的熱情...
做做標語,喊喊口號,像上下班打卡一般...
遇到執法者稍微強硬的驅離行動,
就一副如喪考妣,指責警方違反人權與動用武力...
(咦...奇怪ㄟ...您們是在抗議,還以為在辦嘉年華會麼?
與既有社會和法律體制抵抗,被打幾棍算得了甚麼呢?)
最近幾天,還看到一些大學生與研究生到教育部抗議,
抗議政府的高學費政策,捍衛"自己的利益",
(高等教育本來就是個人的選擇,是自己機會成本的考量,
而非政府有當然義務的預算支列項目.
倘若教育部多撥出預算補助大學生,
那對於沒有唸大學的,又何來公平之有呢?
還有多少人都已經自力繳完了助學貸款,為何別人能,您們不能呢?)
還唱著近來頗夯的"悲慘世界"中"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一副革命軍的樣態...
但人家悲慘世界中的青年軍訴求的是階級的自由與解放,
您們的則是小格局的為了自己的私利而爭.
又悲慘世界的青年軍能夠為理念,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
而您們又願意付出多少成本在自己的低學費政策上呢?
這種半調子的抗爭,最終只會被看破手腳,
適得其反,而無法達到任何預期中的社會共鳴...
(我永遠還是認同已故法務部長陳定南先生說過的一段話:
大學生有錢買最新最貴的手機,做任何高檔的消費與娛樂,
卻沒有錢買書與唸書,這還真是怪哉....)
同樣的話,也送給支持廢死的朋友們:
我想按今日台灣的氛圍,
光是透過慈悲心,透過甚麼聯合國兩公約,
根本就不可能動搖大家堅決執行死刑的意志.
若真想一舉功成,畢其功於一役,
那就像電影中的蓋爾教授一般,
自己以身試法,搞個當然冤獄,震攝一下大眾的心志,
如此一來,我想大家會被說服的....
延伸閱讀: 相關"死刑存廢"的文章:
鄭捷父母下跪道歉,"盼判兒死刑,速審速決還公道"--大義滅親的是與非
台北捷運江子翠站隨機殺人事件--呼籲廢死團體莫再陷入反社會人格的論辯
鄭捷隨機殺人案--敢問支持廢死的,您們是在捍衛人權?還是維護暴力?
8年殺3人的最高法院生死辯論庭 --- 懇請爭大位的,該就廢死的議題有所表態
殺童魔曾文欽一審無期徒刑 -- 究竟刑法貴在嚇阻,懲罰,或教化呢?
電影--鐵案疑雲(The Life of David Gale)--廢死聯盟的典範
電影--驚悚 (Primal Fear)--精神病患犯罪的社會集體責任觀
電影--藥命關係 (Side effects) --- 心理醫師在犯罪事件中的角色
向總統建議特赦 -- 國情環境之差異懸殊,真有所謂的國際標準麼?
十億追殺令 (稻草之盾;10億懸賞追殺令;藁の楯)--法治社會下無可救藥的惆悵
獵捕史奈克 (スナーク狩り)--宮部美幸4周連續SP 第二夜--廢死聯盟的最佳說帖?
鄭捷判4個死刑,另判144年6月徒刑--感謝法官的道德勇氣--[時事評析]
新竹戀童男,養小鬼著魔,買兇殺童陪葬--中度智障不該是審度刑期的藉口
惡魔情侶"石刑"虐殺少女案--敢問兩公約中"犯罪情節重大者"所指為何?
女童隨機割喉案--人魔割喉小二女童--台灣人,您還要沉默多久?
籲請社會民主黨表述廢死立場--我對貴黨苗博雅立委參選人的批判
法務部今晚4監所同步槍決6死囚--馬政府父子騎驢困境的不意外
北捷中山站持刀砍人--社民黨李晏榕:"媒體,被告,被害者的權益保障要公平"?
法家:觀其行,非誅其心--法律貴在懲罰,而非教化--[人文省思]
謎一樣的雙眼(沉默的雙眼)--無期徒刑:永無止盡的煎熬--[心硯影評]
預告犯(電影 Prophecy/日劇 The Pain)--廢死聯盟的圭臬詮釋--[心硯影評]
內湖女童割喉案--慟!來不及長大的"小燈泡"--[心硯札記]
復仇法--小林由香 著--[心硯書評]--堪可作為廢死聯盟的教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