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影版的上映,讓我注意到這部由筒井哲也的日本漫畫所改編的相關劇集,
電影版乃忠實呈現著漫畫的故事,由生田斗真領銜主演,
而日劇版則是根據漫畫的立意與宗旨,所重新編寫的劇本,由東山紀之擔綱演出,
兩者的共通之處,即是扮演警長角色的戶田繪里香,起到了將兩者在劇情上相互銜接的功效.
看過電影與日劇之後,儘管劇集內容看似為網路犯罪的題材,
由主嫌在網路視訊頻道中預先公布做案標的,而與警方來場正邪大對戰的故事;
但個人認為,其實其背後所隱藏著的關注焦點,其實並非著重於新型態的網路正義現象,
反而是徹徹底底的將社會與司法層面的不公義,做了個戲劇化的詮釋與省思.
基本上,我個人向來是反對廢死,以及廢死聯盟所曾經提出的相關犯罪論述,
但不可諱言的,在觀賞過預告犯一系列的劇作後,
其實內心曾堅若磐石的理念,卻是有所動搖的.
這或許正是成功的戲劇能夠撼動人心的真實例證吧!
基此,頗建議廢死聯盟與其到處唉聲嘆氣的曲高和寡,感嘆心事無人知,
抑或是每每在死刑犯被槍決之後,來個五子哭墓般的譴責司法不公,
倒不如心念一轉,乾脆將相關經費用來成立個娛樂公司,
專門拍一些諸如"預告犯"一般的優質戲劇,
藉以打動台灣最美的風景,也許還來得更加具有成效些...
那麼,為何提到廢死聯盟呢?這跟預告犯的戲劇有何關聯?
綜理支持廢死者的立場,基本上有二:
(1)犯罪的集體負責論;(2)死刑為不可逆之裁罰.
首先,支持廢死者總告訴我們:死刑犯會做出兇殘的暴力行徑,
其實不是他個人的錯,而是因著其成長背景,其遭遇過的際遇所引致,
此乃與社會集體相互關聯所造成,故你我都逃不了準共犯結構的命定.
其次,不執行死刑的理由,在於死了就一了百了,是一種不可逆的刑罰,
一朝又發現新的有利於被告的跡證,縱有力圖翻案的關鍵證據,也為時已晚.
這兩個核心要素,經常是支持廢死者用以遊說世人的主要論述,
就個人而言,先前總覺得"一人做事一人當,各人造孽各人擔",
屢屢將犯罪與社會集體負責扯上邊,根本是一種推託之詞;
又在死刑的判定上,三級三審,復以非常上訴等相關司法救濟途徑可用,
讓人無法相信若真有關鍵的證據存在,會有冤獄的可能發生.
然而,在看過預告犯的電影與日劇後,一切都令人有著全新的體悟...
預告犯的電影版,講述的是一名懷才不遇的電腦工程師,因著派遣工作遭到排擠,
不得已到工寮打零工,進而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決定一起在網路上發聲,
用具體行動去懲治抹煞個人自尊心的道德瑕疵者.
從電影中所呈現的主角際遇,那到處被人們抱以異樣眼光的心情,
頗讓人心有戚戚焉,總是不免想著:
倘若我是主角的話,也許同樣會有著憤世嫉俗的情緒也說不定.
而當這樣的憤世嫉俗達到了頂峰,
真做出自以為正義,而悖離法治社會允許的行徑,其實也絕對不會讓人意外.
這就是我前述所言,逐漸願意去相信真有犯罪是源自於社會的冷漠所致,
當社會成為了犯罪的楔子,則隨之而來的集體負責基調,也才有其正當性可言.
不過,電影終究還是回歸到法治的道統當中,
或許奧田宏明(蓋茲)因著為下層階級的自尊發難而獲得廣泛回響,
即將被當作是網路正義之神的當口.
當其見到了警官吉野繪里香的自介,發現其同是出身在下層階級,
但卻努力不懈的成為警官,並對於弱勢階級的關懷不遺餘力之後,
他恍若看到了社會正義的曙光,遂決定了卻預告犯的準犯罪行徑,
宛若將此責任從黑暗中走出,傳承到了正規的法律體系當中.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蝙蝠俠:黑暗騎士"當中的橋段:
當布魯斯韋恩見到年輕有為的哈維丹特之後,他了解到高登市的黎明即將升起,
而蝙蝠俠這個黑暗騎士,自然也就到了該引退的時機了.
畢竟各種私法正義都是為了彌補司法正義的不足而來,
一旦司法重歸光明璀璨,也就是各種自我正義感該收手的時刻了.
無奈的是,奧田宏明的死,
並沒能喚醒所有失去自尊心的派遣階級,共同的去抵禦這個不合理的勞動機制,
大家反而是像在看好戲的心態,
各種揶揄"最好是真死,別耍詐","就這樣結束了,真沒看頭..."的話語盡出,
無法參透他所期欲帶給社會的真諦,
可惜了糟蹋了這麼一位肯真心的為朋友,為社會貢獻自我的悲劇英雄,
這樣的喚不醒大眾來場革命式的抗爭,則落入無自尊的下層階級,怪得了誰呢?
相較於電影版主角乃出自於下層階級,所探討的是派遣工的悲慘際遇,
日劇版的主角,則為位居高位的法官,
因著無法忽視日本刑事犯罪定罪率99.9%神話背後隱藏的弊端,
而扮演起報紙男的角色,在網路中預告審判的案件,
期欲透過這些案件的網路公審,來喚醒世人對於司法審判當中,證據力重要性的關注.
坦白說,我個人私心認為日劇版本要優於電影版,
不論就劇情的鋪陳,探討的焦點,以及戲劇的張力等面向,
日劇都大大的優於電影,尤其是日劇最終大逆轉般的情節轉折,是我個人所始料未及的.
本以為這是一部探討網路公審與人肉搜索等網路現象的戲劇,
沒想到它所期欲引發大眾深思的,是司法審判當中,關於人為因素的種種盲點.
日劇情節多少提到了關於網路正義的人云亦云,
認為人們往往只看見片面的證據,就自我輕易地去推論其人的罪行與否,
卻從來不曾去懷疑,該證據的真實性,抑或是證據所呈現出的真相程度,
這往往就是網路正義最終之所以會被誤導與變調的緣由.
但劇情在此僅止於蜻蜓點水般的帶過,並沒有多加著墨於此,
大部分的篇幅,還是聚焦在司法審判過程中的弊端上,
因此個人並不認為這是探討網路正義的劇作.
一般而言,刑事案件,尤其是關於死刑的判決,法律訂立了三級三審的制度,
目的便在於當發現新事證有利於嫌疑犯時,能夠基於證據有利於被告的理由,
要求給予上訴或重新審判的機會.
然而,倘若沒有新事證呢?
又或新事證被法官認定不足以推翻前審判決呢?又該當如何?
這時候,不禁令人懷疑的是:如果嫌疑犯真的是無辜的,
則在既有掌握的證據當中,是否有哪些疑點,是未曾被釐清的呢?
而這樣的情境,正是日劇版所欲演繹的核心內容.
很清楚的,司法或許是堅若磐石的法典,但實際操作這套法典的,是人,
既然是人,就會出現基於人性所引致的盲點與缺失,
甚或有時為了個人利益,
指鹿為馬式的將有利於被告的跡證予以竄改都不無可能.
畢竟當法官,檢察官,警察單位的人力吃緊,並且存在著案件壓力的情況下,
諸如重審等宛如重頭來過的程序,對其而言,顯然是吃力不討好的,
因此他們有著絕對的誘因,拒絕類似的情事發生.
是故在無形中對於證據的解讀,嘉惠的對象,自然也就不在疑犯身上,
而是讓它成為自我便宜行事下的工具.
但如此一來,所謂的"冤案",便有可能因此而產生...
基此,倘若從執法人員自利心態析之,在上下交相賊的情況下,
為了個人利益而漠視證據解釋力的可能,或許的確是存在的,
因而使得冤獄可能發生,所以我們或才需要搭配著死刑的廢止,
來讓冤案有沉冤得雪的一日.
若從這個角度來進行遊說,我想,願意支持廢死的理念者,可能會更多一些吧...
但正如日劇的英文片名"The Pain"一般,劇集所欲告訴大家的,
是倘若您未曾受過被冤枉的那種無助與無力感,是無法體悟冤獄者的痛楚的.
然而,相仿的基調,我不禁也得說:
如果您沒有過失去親人的痛,
也絕對無法理解受害者家屬對犯嫌永無止盡的怨恨.
彼此都多點同理心,也許才是兩造間對於死刑議題得以相互溝通的關鍵渠道.
綜言之,從戲劇看廢死,其立論或許在某些情境下,能夠獲得迴響,
畢竟某些歹徒真的非十惡不赦,抑或是相關證據根本尚未釐清.
但這絕對不是一體適用的,
諸如捷運隨機殺人的鄭捷,他根本就是罪證確鑿的現行犯,
這樣的罪犯都希冀將其套用在相關的廢死基調中,這是讓人無法苟同的.
是故,我想假若廢死聯盟希冀贏得更大的掌聲與認同,
首要之務,就是放下那宛若信仰教條般的慈悲心,
讓死刑議題能夠回到就事論事的論辯層次,才不會出現濫用人權理想的謬誤.
PS:呵呵...搭上戲劇的梗,在此也做個預告...
今天接獲指導教授的來信,唉...看來論文要改的部分還頗多,
不得已的,只好暫時告別最愛的部落格寫作,回歸論文的懷抱.
這段時間我個人文章的更新將會暫停一陣子,
預告在2016的一月下旬,待畢業口試底定後,再重新復出囉!!
謝謝大家!!^^
延伸閱讀: 相關"死刑存廢"的文章:
鄭捷父母下跪道歉,"盼判兒死刑,速審速決還公道"--大義滅親的是與非
台北捷運江子翠站隨機殺人事件--呼籲廢死團體莫再陷入反社會人格的論辯
鄭捷隨機殺人案--敢問支持廢死的,您們是在捍衛人權?還是維護暴力?
8年殺3人的最高法院生死辯論庭 --- 懇請爭大位的,該就廢死的議題有所表態
殺童魔曾文欽一審無期徒刑 -- 究竟刑法貴在嚇阻,懲罰,或教化呢?
電影--鐵案疑雲(The Life of David Gale)--廢死聯盟的典範
電影--驚悚 (Primal Fear)--精神病患犯罪的社會集體責任觀
電影--藥命關係 (Side effects) --- 心理醫師在犯罪事件中的角色
向總統建議特赦 -- 國情環境之差異懸殊,真有所謂的國際標準麼?
十億追殺令 (稻草之盾;10億懸賞追殺令;藁の楯)--法治社會下無可救藥的惆悵
獵捕史奈克 (スナーク狩り)--宮部美幸4周連續SP 第二夜--廢死聯盟的最佳說帖?
鄭捷判4個死刑,另判144年6月徒刑--感謝法官的道德勇氣--[時事評析]
新竹戀童男,養小鬼著魔,買兇殺童陪葬--中度智障不該是審度刑期的藉口
惡魔情侶"石刑"虐殺少女案--敢問兩公約中"犯罪情節重大者"所指為何?
女童隨機割喉案--人魔割喉小二女童--台灣人,您還要沉默多久?
籲請社會民主黨表述廢死立場--我對貴黨苗博雅立委參選人的批判
法務部今晚4監所同步槍決6死囚--馬政府父子騎驢困境的不意外
北捷中山站持刀砍人--社民黨李晏榕:"媒體,被告,被害者的權益保障要公平"?
法家:觀其行,非誅其心--法律貴在懲罰,而非教化--[人文省思]
謎一樣的雙眼(沉默的雙眼)--無期徒刑:永無止盡的煎熬--[心硯影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