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日出.JPG

繼話題電影"流浪地球"(The Wandering Earth)

一片獲得史無前例的成功後,

看來這股"中國科幻元年"的電影浪潮尚在持續延燒中。

 

演繹的範疇不僅止於賣弄科技元素下的聲光特效,

而是將觸角延伸至更深層的人類自身,

藉由世界末日的設定,端看著人們如何在絕境之下自處;

從中窺見人性之中的善與惡,

並在摒除文明所賦予的道德框架後,

用真情摯性的愛,引領著我們活下去的勇氣。

 

太陽能與風力等源起於自然環境中的能源,

真的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嗎?

誠然,物質界不可能存在永恆的量能,

或許大家早已知悉,但對於諸如太陽般的恆星能量,

我們習慣性的認知,總覺得當其浩劫之際,

也是幾億年後的事,根本無須在當下杞人憂天,

將問題交由後代子孫自己設想即可。

 

因著如此的鴕鳥心態,

讓人們經常未能及時觀照現實世界所可能迸發的危機;

而缺乏危機意識的結果,

使得人類往往將文明架構在虛無的風險之上,

一旦或然率微乎其微的風險真實發生,

人們將遭逢到措手不及的滅絕境遇,

在沒有任何備案的情況下,且戰且走。

當文明走向崩解、地球陷落終結之際,

作為智慧生物的人類,究竟是會回歸到動物般的野性?

抑或尚且能夠從中猶有人性的光暉?

是本片所期欲詮釋的重點所在。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敘述在後化石能源時代,

人類已經全面進入太陽能的世界,

生活中所需的大小能源,盡皆由太陽能來涵蓋。

儘管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但一名業餘天文學家孫煬卻從相關數據中,

分析出太陽能量迅速耗竭的事實。

背後的真實原因,係某種未知的蟲洞忽然出現,

吸收著太陽的能量,致使其加速黯淡。

 

孫煬興奮的期欲將研究成果相告太陽能發電公司,

但公司卻擔心如此致命性的訊息將導致公司營運出現狀況,

選擇了全面封鎖消息,不讓大眾提前知道真相。

沒想到,危機來得比預期更快,

在太陽閃耀出最後光芒後,地球隨即進入到永夜的時代,

大眾生活頓時從便捷到失序,人們也顧不得既有社會的良序,

宛若回歸到原始社會一般,為了生存已然不擇手段。

 

在經過智能系統的提點後,孫煬據聞只要能夠到達"第四區",

就能夠在這波危機之下倖存,於是夥同鄰居陳暮,

兩人在旅程相互扶持,非但培養出革命情感,

也讓彼此的情愫在此間逐漸加溫。

去到了第四區,原來那裡是個擁有龐大地熱的據點,

足以在能量耗竭之際,復行提供人們數千年的能量。

但為了讓地球再次欣欣向榮,第四區的科學家同時也籌畫著,

讓地球循著某個太空軌道運行,逐漸漂向嶄新的另一顆太陽。

(由結局看來,本片頗像是"流浪地球"的前傳吧!)

 

電影中所舉例的兩則寓言故事相當警世:

一是大家所熟知的"后羿射太陽",

指后羿射下九個太陽,改變世界炙熱的境遇,

讓環境得以適合人類宜居;

另一則是希臘神話伊卡洛斯的故事,

伊卡洛斯的父親用蠟根羽毛為他建造了一對翅膀,

想與他一起逃離被困的島嶼,

翅膀不能飛得太高,也不能太低,

伊卡洛斯在掌握飛行技巧後,開始顯得自大,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於是驕傲的一直向上飛翔,罔顧當初父親建造翅膀的定則。

最終與太陽距離過近,翅膀上的蠟被熱能熔化,

伊卡洛斯也就墜落海中,萬劫不復。

 

兩則來自於不同文化的寓言故事,

卻都呈現著相同的本質,那就是"人定勝天"。

人們總認為憑藉著自身的能耐,可以逆天改命的扭轉乾坤,

致使在大自然浩瀚的環境下,未能顯露出謙卑的樣貌。

正是少了這份敬畏,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

也許次次的克服著惡劣環境下的挑戰;

但"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當自以為是不斷的將人類往絕境推落,

終有一天,會陷入再無對策可因應的窘境。

縱然人類的好鬥性格,不會讓自己坐以待斃,

但在身處絕境之際,

恐怕也不得不接受:"再多的努力都是徒然"的無奈現實。

我們真能避免走入這樣的末日嗎?

抑或末日本就存在,我們只是被動的等待審判日的到來呢?

 

確實,或許面對著浩瀚宇宙的無常,

真的只剩下坐以待斃這個選項;

但至少掌握個人的感情方面,

人類,始終都擁有著絕對的主導權吧!

電影特意設計了命中註定般的情節,

讓陳暮在生無可戀、期欲輕生的當口,

安排罹患社交恐懼症的孫煬,走入其黯淡的人生。

儘管外在環境在太陽閃耀最後光芒後走入黑暗,

但彼此的內在世界的炙熱火焰,才正要開始而已。

能夠在世界末日的瞬間,邂逅最美好的人,

那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甜美,是灑狗血般的老梗劇情,

卻也是人們始終欣羨著的完美結局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如石硯 的頭像
    心如石硯

    [心如石硯]yen&chi的攜手足跡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