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長官的指示,至立法院參與公聽會,
公聽會的主題,設定在一例一休對於長照體系的衝擊上.
而這兩項議題,恰好都是長官所關心的領域,因此驅我前去聽聽民間的聲音,
結果呢...整場將近四個小時的公聽會,真正談到一例一休的時間根本屈指可數.
現場與會者多半都是屬於"護理之家"的長照機構,
他們的訴求很簡單:
1.將護理之家的工作者納入勞基法84條之1(責任制)的適用.
2.在長照人力始終稀缺的情況下,引進外勞至機構作為補充性人力.
看到這兩個訴求,我首先深刻感受到的是:
"一例一休再次成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犧牲品"
明明都是些長期以來無解的積習,卻硬是要搭上這波一例一休的熱潮,
將兩者相互混搭,藉此希望看看能否有混水摸魚的機會,趁亂通過訴求.
當然,勞動部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燈,面對廣大業者們的籲求,
出席的長官也提出兩點回應:
1.目前長照機構皆符合勞基法30條中,相關二周,四周,八周變形工時的適用,
實在尚無需要納入84條之1責任制工時的規定.
切記"不要為了解除眼前的障礙,而創造另一項更難跨越的障礙"
意謂著一旦適用了84-1條,將使得進入產業的誘因大減,變相杜絕了人才的進入.
2.面對外勞引進的呼籲,長官的回答超級鏗鏘有力,就一句話:
"本勞與外勞的唯一差別,就是那本護照"
藉以告訴有心以外勞來配置長照人力的業者,別以為外勞就可以任由擺布與壓榨,
所有外勞都該比照本勞,恪守著平等對待原則.
若立基在外勞好用好使喚的前提上,建議他們可以省省吧!
兩點回應,我想已然言明了勞動部的態度,
或只能說面對長照的百年大計,應該有著更宏觀的擘劃才是.
面對著長照建置的幾個癥結點,我認為業者在做法上是相互矛盾的.
很明顯的,長照存在的,就是一個人力稀缺的問題,
又人力稀缺的由來:1.職涯沒發展性;2.薪資低;3.社會地位差...
上述三個因素,又可歸咎於"薪資低"的勞動條件貧乏因素.
既是如此,業者倘若希望長照體系能夠永續發展的話,
理應朝提升勞動條件(包括薪資與工時)的角度去修正人力策略,
又外勞引進顯然與本勞存在著競合關係,非呈現補充性的角色,
換言之,外勞只會拉低整體長照人力的薪資.
復以希冀納入大眾聞之色變的84條之1(責任制),
豈非讓民眾,尤其是年輕人,非不得已,絕對遠離該產業而莫敢進入.
此種與初衷悖離的理由,只有一個:
很簡單,他們或壓根就沒想過要建構一個永續的經營體系,
只想著且戰且走,解決眼前的問題再說的短視心態.
一場公聽會,多少還是看清了人生百態阿...
延伸閱讀:
理想與現實中的"勞動部"與"資動部":部內工作月餘的感想--[人文省思]
"週休二例"立院初審過關--一場路徑依賴,競相加碼的賽局恐已悄悄展開--[時事評析]
最棒的勞基法,但可能也是最差的勞動條件--慣老闆的時代,該成為歷史了--[時事評析]
"一例一休"起死回生的契機:民進黨作為與否的進退維谷--[時事評析]
"一例一休"與"二例",兜機(どっち)?--自我職場經驗的心得分享--[時事評析]
打工族享有謀職假,產假,生理假,資方企業嗆出走--"慣老闆"之名不脛而走--[時事評析]
解析刪除七天國定假日爭議的癥結點--"降低年總工時"乃主要基調--[時事評析]
梅姬颱風的神救援,928颱風假全國一致--淺談颱風假政策的勞資天平趨向--[時事評析]
蔡英文總統執政決策協調會議定調"一例一休"為"週休二日"--論述基調的疑義--[時事評析]
一例一休漲價浪潮的餘波盪漾--[時事評析]--擔心則亂,政策正確者該無所畏懼
"一例一休"勞動基準法修法立意逐條說明--兼論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預測--[時事評析]
所有勞雇關係,最終都離不開公義--約翰.拉斯金--《給後來者言》--[心硯札記]
勞基法充滿對雇主的仇恨?--[時事評析]--不預設違法,如何得以洞悉資方詭辯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