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未在此.JPG

近來台灣屢傳家暴虐童事件,連帶的孩子們的居家生活安全,

終於受到政客們的青睞,浮上檯面成為輿論焦點。

端看著網路正義魔人頻頻糾眾,

希冀給予加害者來個迎頭痛擊,藉以達到殺雞儆猴的威嚇功效。

事實上更該聚焦的,不單單只是暴力當下情境的拯救,

而是如何在事後,給予受害的孩子適當的心理療癒,

助其重新回歸到正常的軌道上,健全其身心靈的成長,

顯然才是更加緊要的課題。

 

循著電影的演繹,很清楚的,

諸如家庭暴力或種種高壓式環境下所長大的孩子,

所表現出來的特徵有二:

一是外顯的行事風格,

承繼著暴力的因子,讓暴力情事繼續的在自己的身上蔓延,

在童年陰霾的驅使下,從被害者堂而皇之的晉身為加害者;

劇中的主角Joe,正是承受著家暴記憶,成為聞風喪膽的殺手代表人物。

 

二是內含的心理素質,

出於斯德哥爾摩的心態、抑或只是同病相憐使然,

其極為容易的被相似的情境所感染,

潛意識中對遭受同樣處境的人,自然的衍生出同情的默契,

繼而先入為主的認定其心態上的良善,

而無視於其人真實究竟是善或惡的本質。

(諸如劇中Joe對於殺害其母親的殺手,

 在殺手道出一番對人生無奈的感嘆後,竟心生憐憫之心,

 無視於其殺害至親的事實,選擇來個大和解。)

對於道德判準產生謬誤,對於其生存在良序社會之中,是致命性的危機,

他可能屢屢遭遇到自己一廂情願的善意,

換來的,可能是對方無情狡詐的利用與算計;

當社會集體認知下的正常善惡判準對其不再適用,

某種程度,他或也不再屬於這個社會中的一員了吧!

(電影片名取做"你從未在此",我想這是如此的意涵吧!

 經家暴扭曲過後的人生,早已悖離著良序社會而行,

 開創出另個平行時空,而不再屬於當下現實的世界了。)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敘述專業的殺手Joe,

童年曾經遭受父親的言語及肢體的家暴,

其後又在戰場當中,目擊戰爭的殘酷無情,

致使其在退伍之後,儘管成為一名稱職的暗黑保鑣,

卻顯得沉默寡言,並經常存有著自殺的念頭。

某日,其接獲參議員委託的案件,

希望Joe可以前去解救遭到綁架的13歲女兒Nina。

Joe在順利的救出Nina後,察覺Nina與自己一樣,

出現著類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特徵。

經過劇情的推衍,個人的解讀,

似乎Nina曾遭受父親的侵犯,並且為了自己的政治仕途,

把女兒獻給了州長作為性的禁臠。

 

當Joe與Nina等待著參議員父親前來接應時,

電視新聞卻傳來參議員跳樓身亡的噩耗,

又Nina隨後遭到一群人擄走。

Joe期欲追查其下落,但期間身旁的人卻一一遭到殺害,

就連自己的母親也慘遭毒手。

最終,Joe來到了州長的官邸,發覺州長早已死亡多時,

崩潰的走到餐廳,發現Nina鎮定的品嚐桌上的佳餚。

這景象讓Joe相當錯愕,

自己料想這一切應該都是Nina的陰謀,

目的是將曾經加害過她的人都置之死地。

 

Joe看著現實情況的發展,

頓時備感當時同情Nina是多麼荒謬,

但基於有過相同的不堪遭遇,其實付諸同情,

變相的也是給予記憶中自己的一種救贖。

兩種矛盾的思維相互激盪著,

讓Joe感到疲憊,有種不如歸去的感慨。

我想,這或許是曾經受到暴力對待者共同的心魔,

畢竟在心志全然遭到扭曲之後,早已不識對與錯,是與非,

又如何循著良序社會的規則行事呢?

於是距離自殺,也不過就是一步之遙了。

 

"A Child that's being abused by its parents

 doesn't stop loving its parents,

 it stops loving itself.----Shahida Arabi"

(被父母暴力對待的孩子,

 並不會因此停止愛父母,而是不再對自己有愛。)

這是近期臉書友人分享的箴言。

確實,子女對父母的敬愛,乃出自於天性,無從割捨;

因此,當父母施予暴力相對之際,

孩子們或許第一個念頭,不是去忤逆這不合理的暴行,

而是將暴力視之為正當,而反問自己究竟哪裡做錯了。

周而復始的結果,孩子在一次次否定自我的過程中,

開始扭曲著人生價值觀,從而將自己正常成長的空間也給扼殺了。

做為父母者,還真的該戒慎恐懼阿!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如石硯 的頭像
    心如石硯

    [心如石硯]yen&chi的攜手足跡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