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玲重度失智 免入獄--蘋果日報 20141112--YouTube
元大集團創辦人馬志玲,因涉及結構債弊案被判刑7年4月定讞,得入監服刑,
然日前卻以心神喪失為由,向法院申請暫緩入監,經由精神科醫師的診斷,
證實他罹患失智症,智商一路從今年初的95分,降到現在的30分,
於是昨日法院判定其停止入監執行,直至痊癒後再行發監.
當然,這症頭根本就是不可逆的,因此,可以確定的,馬志玲逃過了牢獄之災.
消息經媒體披露之後,譴責聲浪在網路上蔓延開來,
大家第一印象,不外乎都是"法院國民黨開的...","政商掛勾","黨證無敵",
並且將之和國民黨林益世與賴素如的免押作一連結與聯想,
認為這絕對和國民黨的金權結構脫不了關係.
(附帶一提,基本上林益世與賴素如並非無罪脫身:
林益世一審判七年,而賴素如一審則判十年,若黨證真的無敵,會如是判嗎?)
對此,我並不怎麼贊同這樣的觀點,
基本上,對於法律的貞操,自己還是有著相當的期許和信心,
當然,有錢人有足夠的財力,可以請到最棒的律師,因而往往有能力讓自己減輕其刑,
但對於整個司法的公正性來說,除非是法律所力有未逮的紕漏,
否則,我不覺得政治勢力有太多司法著力點的存在.
試想:年底的選舉將至,如今國民黨的選情已經夠低迷了,倘若他們真有能力影響司法的運作,
那他們會讓諸如"馬志玲免關"這樣的負向事件,在選舉前夕被披露麼?不可能這麼傻的吧!!
換言之,有時候別甚麼事都往政治運作聯想,或許可以讓自己有著更清晰的理路與視野.
那麼,馬志玲免關的事件,有著甚麼樣的啟發呢?
真要質疑的,應該是整個精神鑑定的真確性問題...
就自己的經驗為例,身旁也不乏有長輩罹患阿茲海默症,據我所知,儘管尚未有特效藥問世,
但藉由適當的藥物治療,以及電療等復健儀器的輔助,基本上都能夠有效的延緩病情的惡化.
換言之,只要遵循著完整的疾病療程,失智症並屬於一種會趨於極速惡化的病症.
由此推之,如果我們一般小康之家,都尚且可以藉由醫療體系來獲得良好的控制,
那身在大富之家的馬志玲,如果有著更好,更完善的醫療照護,試問可能會在一年內如此迅速的惡化嗎?
就一般常理而言,其實很難令人信服,或許大家更願意相信的是:
他所罹患的,是一種"得入監就弱智"的病徵...這種病徵,其實屢見不鮮...
殺人感覺不好! 鄭捷想脫罪?--YouTube
前些日子,新聞也報導著北捷隨機殺人案的鄭捷在進行精神鑑定的程序,
律師方面似乎有意導向鄭捷在殺人的當下,是處在一種準起乩狀態下的精神狂亂,
我在想:倘若這樣的說法真的被精神醫師認可,那不知又會遭受到社會輿論怎麼樣的撻伐了.
基此,連同本文所提到的馬志玲,如今的犯罪當事人,申請"精神鑑定"的程序,似乎已經成為既定的流程了,
原因何在,相信不用說大家也明白,因為此途徑是可能讓罪犯脫罪的最佳窗口,
所以說,與其質疑是否有政商掛勾的疑慮,還不如重新的去省思法律的精神鑑定制度.
當然,精神鑑定的專業性,那是屬於專科醫師的範疇,自己不懂也無從評論,
但光是自己所認識的周遭人當中,就曾經有兩人是藉由"精神異常"的因素來順利通過嚴格的兵役鑑定:
一個是在鑑定醫師面前嚷嚷著想尋死,甚至做勢要跳樓,最終獲得免役確定...
另一個則是畫大濃妝,著女服,被精神醫師判定為性別錯亂,最後也順利免役成功...
但事實證明了,在免役證明拿到過後,很神奇的,自殺傾向不見了,女性傾向也消失了,豈不怪哉.
又如同老年人在申請外籍看護的時候,通常必須先經過巴氏量表的檢測,
精神醫師會問老年人一些制式性的問題,端看著老年人的反應來做出評斷,
但這樣的問診鑑定模式,其實早已被人力仲介公司破解,
他們會教導老人家們該如何進行應對,才容易順利的通過檢定,取得聘用外勞的許可,
試問這樣的評估,到底是真有效力? 還是徒具形式而已呢?
相同的道理,當一套鑑定犯罪當事人是否精神喪失的機制,被完全的掌握與破解之後,
精神專科醫師們是否真能藉由學理上的判定,來真確的剖析罪犯的精神狀態,
那就是讓人相當質疑的面向了...
基本上,並不是不相信醫師的專業,
但是,當台灣罪犯屢屢能夠以"保外就醫","精神喪失"等理由逃過牢獄之災後,
真的不免讓人懷疑,這套鑑定制度,真的不需要檢討一下麼?
延伸閱讀:
台北捷運江子翠站鄭捷隨機殺人案--敢問支持廢死的,您們是在捍衛人權?還是維護暴力?
鄭捷父母下跪道歉,"盼判兒死刑,速審速決還公道"--大義滅親的是與非
北捷江子翠站鄭捷隨機殺人案--正反廢死爭議論點的補遺--台灣還是需要多點理性論辯空間
台北捷運江子翠站隨機殺人事件--呼籲廢死團體莫再陷入反社會人格的論辯
8年殺3人的最高法院生死辯論庭 --- 懇請爭大位的,該就廢死的議題有所表態
殺童魔曾文欽一審無期徒刑 -- 究竟刑法貴在嚇阻,懲罰,或教化呢?
電影--鐵案疑雲(The Life of David Gale)--廢死聯盟的典範
電影--驚悚 (Primal Fear)--精神病患犯罪的社會集體責任觀
電影--藥命關係 (Side effects) --- 心理醫師在犯罪事件中的角色
基於國際人權標準,會適時向總統建議特赦 -- 國情環境之差異懸殊,真有所謂的國際標準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