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一直都在,只是偶然讓我們看不見而已!"

這句話,但願正在電腦桌前敲擊鍵盤,操作人力銀行網頁謀職的朋友們(包括我自己),能夠謹記在心。

說是自我安慰也好,是粉飾太平也罷,總之還是得相信自己的能力只是未被看見而已,

至少心裡也會好過些,舒坦些...(否則又能怎麼辦呢)。

之所以會遭到諸如電影中黑心企業的人力剝削,從社會宏觀的角度析之,乃在於固有的職場觀念所導致:

如同村田沙耶香小說"便利店人間 (コンビニ人間)所提及的:

"當您來到了該投入職場的年齡,沒能夠掙得內定的職位(正職),

 往往便被視之為社會的邊緣人,註定成為人生的魯蛇組。"

立基在如此的壓力氛圍下,致使得當自己找到個正職工作後,說甚麼也得咬牙苦撐的待下去,

因為過了這個村,是否還有這樣的店,甚或下個店搞不好更黑心...

種種的未知,都讓自己要跳脫出壓榨的窠臼,是多麼的不容易。

加上社會安全網絡無法充分支持轉職期間的經濟需求,都讓所謂"用腳投票"的自由轉職,成為一種奢談。

 

轉職的困難與不定性,正是自己對於本次勞基法修法版本,抱持著高度質疑的緣由:

(參見"勞基法再修法「四個不變」與「四個彈性」下的「四個迷思」--[心硯時評]")

政府檯面上說得好聽,講著本次修法乃秉持著歐洲"彈性與安全"的兩全思維,是迎頭趕上世界潮流。

但那真的只是騙騙不懂的庶民百姓,國外人家所說的"彈性與安全",根本都是勞工權益的角度出發的:

@彈性談的是工作樣態的多元化,讓勞工得在不同的年齡層,選擇合適的勞雇契約謀職。

   (這個面向多少可說是兼顧勞雇雙方的措施,因為資方亦可基於契約的彈性,

    以下修勞動條件來雇用中高齡求職者,但同時這也提高了中高齡者被錄用的機會。)

@安全指的是保障勞工轉職的安全,包括完善的在職訓練,以及轉業求職期間的生活補助,

   目的在於讓勞工能夠無痛轉職,無須在職場中過度委曲求全。

簡言之,人家的"彈性安全",是用來給勞工向慣老闆說再見的機制,

而我們的"彈性安全",卻變成"雇主要彈性,勞工要安全。",所爭執的面向,

居然是最根本的工時彈性增減,而非進階的職場環境選擇,

這種還處在掙扎於勞工是否過勞,試探著勞動條件能否容有再下修空間的法令修正,到底哪裡進步了?

(做不到無痛的自由轉職,甚麼勞資協商都是假的,

 在不想待,卻又走不掉的情境下,任何的書面協商,試問勞工敢不簽嗎?)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故事講述日本上班族青山隆(工藤阿須加 飾)在謀職久未有著落的情況下,

好不容易有家廣告公司願意雇其為正職,讓他全心投入於工作當中,整個生活幾乎都是工作。

然而,上有長官沒由來歇斯底里的謾罵,下有同事之間搶奪業績的心機算計,

讓他儘管付出了所有精力,工作表現上卻仍舊處於低檔迴旋,

疲憊之餘,讓他在通車月台上,興起直接跳下鐵軌自殺的念頭。

就在此時,一名叫作山本(福士蒼汰 飾)的男子拉住了他,並表示自己是他的國小同學,

兩人一見如故,也讓青山隆的心念,頓時稍稍有著正向的體悟。

之後,青山隆愕然發現,其實山本根本不是他的同學,

身分則是冒用一名三年前因著過勞而自殺的亡者,這不免讓他對山本的身分感到好奇,

幾經追查求證,才知道該名過勞自殺者,是山本雙胞胎的兄弟。

當初因著胞兄的過世,感嘆著他的自私,未能體察到自殺不僅僅影響自己,

身旁周遭深愛著他的人,亦將同感哀痛,而且是畢生都難以抹滅的傷痕。

秉持著這樣的價值觀,山本希冀透過具體行動,來喚醒同樣處在因工作倦怠而有輕生念頭的朋友,

宛若當頭棒喝的告訴他們:"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生活",千萬不要倒果為因了才好。

聽從著山本的青山隆,最終毅然決然地離開黑心公司,回到了家鄉與父母共享天倫,

並且遠赴山本所居住的黑人島國,當起快樂志工的工作。

 

儘管劇情的鋪陳尚稱完整,但總覺得結局的處理,有那麼些唐突且缺乏說服力。

一如本文開始所提到的,其實轉職最大的問題,還是空窗期間的經濟支持:

從劇中青山隆的案例,顯然的,不論是回到家鄉與父母務農,抑或是來到島國擔任志工,

基本上都看不出其有任何經濟困窘的情況,也或許正是如此,才能夠如此灑脫的說不幹就不幹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電影"刺客聯盟"(Wanted),詹姆斯麥艾維在發現自己帳戶中多了龐大資產後,

 立馬回到工作場所,對於先前極盡刻薄的上司,縱情的咆哮嘶吼...換言之,有錢才敢大聲!)

更況山本所在的黑人島國,景緻根本足以媲美墾丁與夏威夷般的海灣風情,

能夠在這樣的小島上當志工,對比著在公司被狗幹的狼狽,自然誰都會欣羨不已吧!

相信這個結局,必然會讓許多擅於kuso電影評論的youtuber,好好的大做文章一番!

(如果離開黑心公司的代價,是被流放到夏威夷跳草裙舞,

 這早就立馬離職了,還用想嘛!根本肥缺!)

 

電影所點出的核心觀念"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生活,為了周遭愛你的人"立意良善,

但事實上,一體往往有著兩面,在勸說著莫為了工作而放棄生活所有之際,

其實反過來想,也正是為了生活,才需要如此咬牙苦撐的工作著。

當生活充斥著帳單,房貸,車貸...當愛你的人總嚷嚷著錢不夠用時,

為了讓生活更輕鬆,讓愛人更快樂,於是只好更賣力的投入到工作場域當中,

即便是早已忘卻了工作的初衷,仍舊必須慣性的堅持下去。

某種程度,這是一種作為勞動者悲哀,但卻也是無法迴避的事實境遇,

就如同我在其他文章中一再說著的:

面對著勞工說著"我要加班,為什麼政府要立法限制我加班時數呢?",

底心下不忍苛責勞工如是的天真,但想著他們為了生活所需,

踩在了過勞臨界的紅線,卻有著無盡的惆悵與無力感吧! 

 

(竭誠邀請您加入我的粉絲頁,一起聊聊關於電影的二三事,謝謝!)

 

延伸閱讀:

便利店人間 (コンビニ人間)--村田沙耶香 著--[心硯書評]--宏觀社會輪常運轉下的荒謬

520--一代新人換舊人,但求留下青史一頁足矣--[心硯札記](20160519)

理想與現實中的"勞動部"與"資動部":部內工作月餘的感想--[人文省思] 

"週休二例"立院初審過關--一場路徑依賴,競相加碼的賽局恐已悄悄展開--[時事評析] 

最棒的勞基法,但可能也是最差的勞動條件--慣老闆的時代,該成為歷史了--[時事評析]

"一例一休"起死回生的契機:民進黨作為與否的進退維谷--[時事評析]

"一例一休"與"二例",兜機(どっち)?--自我職場經驗的心得分享--[時事評析] 

勞動部七休一新裁量基準--有進步,但落實難--[時事評析]

打工族享有謀職假,產假,生理假,資方企業嗆出走--"慣老闆"之名不脛而走--[時事評析] 

解析刪除七天國定假日爭議的癥結點--"降低年總工時"乃主要基調--[時事評析]

梅姬颱風的神救援,928颱風假全國一致--淺談颱風假政策的勞資天平趨向--[時事評析] 

蔡英文總統執政決策協調會議定調"一例一休"為"週休二日"--論述基調的疑義--[時事評析]

一例一休漲價浪潮的餘波盪漾--[時事評析]--擔心則亂,政策正確者該無所畏懼 

"一例一休"勞動基準法修法立意逐條說明--兼論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預測--[時事評析]

所有勞雇關係,最終都離不開公義--約翰.拉斯金--《給後來者言》--[心硯札記] 

勞基法充滿對雇主的仇恨?--[時事評析]--不預設違法,如何得以洞悉資方詭辯的弊端

內閣改組,勞動部長郭芳煜卸任,由政務委員林美珠接任--珍重再見,暖心的郭部長! 

下班時間雇主傳LINE訊息算加班--確實讓"電傳勞動"法制化,小英總統2020躺著選

一例一休--休息日加班費換補休函釋出爐--[心硯時評]--個人經驗與心得分享 

一例一休太複雜,蔡總統:我法學博士看3遍也不懂--我說是慣老闆縝密算計才是真的

賴清德市長9月接閣揆?--[心硯時評]--有夢最美,希望相隨(20170724) 

勞動部基本工資調漲與否的抉擇--[心硯時評]--個人信了以漲時薪逼漲月薪的論述基調

雇佣人生 (El Empleo / The Employment)--[心硯影評]--基本工資審議前夕的短片小分享 

內閣改組,勞動部再見--[心硯札記]--細數在政府機關任事的點滴

藥妝店副店長LINE訊息晚讀遭開除--[心硯時評]--最自由的年代,最禁錮的工作模式?

台灣勞基法的「莫非定律」:一例一休再修法將全面鬆綁"七休一"?--[心硯時評] 

「14休4」等於落實週休二日?一場豪賭式的一例一休修法--[心硯時評]

捍衛「7休1」價值,勞工視角下的轉型正義--[心硯時評]

盼賴揆懸崖勒馬,莫從賴神變瘟神--[心硯時評]--窺見一黨獨大的後遺症 

7天國定假日的爭議緣起—從政策配套至勞權圖騰的歷程--[心硯時評]

勞基法再修法「四個不變」與「四個彈性」下的「四個迷思」--[心硯時評]

勞基法一例一休再修法:昨是今非的官場現形記--[心硯時評]

清德無賴師的功德台灣--[心硯時評]--感恩seafood,讚嘆seafood

勞基法給彈性,就像"阿土伯"阿圖維跑壘一般,能給予最迅速的經濟行動力--[心硯時評]

"改變,是為了最辛苦的你"-行政院勞基法修法廣告--[心硯時評]--信賴,賴真的還能相信嗎?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如石硯 的頭像
    心如石硯

    [心如石硯]yen&chi的攜手足跡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