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2 縮時攝影(地點:新竹馬偕醫院 7F)
記得很早以前,懂攝影的朋友曾經傳過一個檔案給我,
說明寫著該作品是一位攝影家,記錄他自己住家對面的大樓,
從地基開始,一直到興建完成的整個經過,總共歷時三年.
當時還是攝影白癡的我,心中想著:
哇...居然能夠用底片長曝三年的拍攝手法,來完成這項作品....囧
後來才知道,原來是透過"縮時攝影"(Time Lapse)的攝影技法,
將幾萬張照片,融合在一個影片檔製程的.
(找不到當初朋友傳給我的檔案,不過大概就是像這段影片一般,記錄著樓起的整個經過)
自從知道這個技法後,心中總是躍躍欲試,
不過一來這需要經過相當長期時間的拍攝,
再則鏡頭還得固定在某個定點好一陣子,
實際操作上實在有點困難.....
呵呵...不過呢,隨著科技的發達,
沒想到現在於iPhone上,就有這樣的套裝軟體app.
我想,類似這類型的程式非常多,
不過自己下載的這款"Kino Lapse",感覺上相當容易上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過來玩玩看喔!!
Kino-Lapse
上面的檔案,只是便宜行事的示範,
適逢爺爺在住院,所以便將iPad隨手放在窗戶上頭,
算是測試軟體之用而已.
經過此次測試後,我覺得呢...
定點的縮時攝影,最重要的就是構圖,
必須要找個定點景物很優的場景,做為整個作品的基圖.
其次,若想要融入日夜的天色變化,
則天空部分也得留個1/3空間左右.
最後呢,最好是能夠找個車流壅擠的十字路口處,
讓熙來人往的車流人流,能夠成為基圖上的動態隨機因子,
形成車河,人河的景象,則整個縮時攝影也才能夠趨於完美.
(像自己此次就地取景的點,就有著太多的建築遮蔽,
使得車河的部分僅僅在左側那一點點,加上少了天空的取景,
構圖相對超級單調....)
值得一提的是:Kino Lapse"還提供了相當多的後製模組,
能夠讓拍攝後的影片,加入許多特效,讓作品能夠更顯藝術感.
如上影片,便是套用了"LOMO"暗角模組的結果
(感覺上若拍夜景,好像不太適合用LOMO後製...)
總之,縮時攝影有趣之處,在於一種照片串流後的隨機性,
那種不規則的律動,永遠是攝影愛好者所愛不釋手的理由.
自己的作品尚且粗淺,期待未來能夠有更好的作品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