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_000.jpeg

猶記得12月7日,當向來保守的中央銀行宣布重新搬出塵封已久、彭淮南時代的打房寶劍,

而且採雷厲風行的「無寬限期」突襲策略,

讓那些投資客面臨斷頭壓力,HP值少說也得損50,

想來就覺得興奮,至少央行終於願意動起來了。

但其實當下也不免擔心,這種「大無畏」的政策,

恐怕很快就會遭到各方壓力的河蟹。

 

果不其然,也不過才短短兩日,央行又發布新聞稿,

表示借款戶在12月7日前,已向金融機構提出正式的貸款申請書,

並且經過金融機構登錄案件辦理者(即進行申貸流程的案子),均得適用修正前的規定。

等同於保送現階段投資客的投機炒房行為,讓他們安全下莊,

打房大砲瞬間幻化成手槍,或許對未來起到箝制作用,

但對於懲罰鑄成此波房市暴漲的元凶而言,原初「甕中捉鱉」的計畫,可說是全盤皆墨。

 

央行放寬措施,所抱持的理由,

是為避免衝擊借款人原有的財務規劃,但說也可笑,

政策此波打擊的群體,是購入三房以上的客群,

擺明的都是用房地產來從事投機行徑的投資客,真有需要那麼體貼的關心他們的財務問題麼?

更況,若說是「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然當年一系列年金改革措施,

當退休者大聲疾呼晚年生活將因砍年金而受到影響之際,試問政府又何曾有過絲毫的慈悲呢?

莫非將房市炒得震天高,讓居住正義形同幻滅的投機客,其惡行還不如領取18%的軍公教?

 

向來想要打擊急需矯正的樣態,突襲手段本就是必要之惡,

總不可能當小偷在竊取民眾財物之際,警察還得先行通報,告知何時要出手逮捕吧!

想不通這層道理,無怪乎哪裡有惡事在發生,

總是到了眾人皆知、並感到嫌惡之後,政府才後知後覺的顢頇出手。

相信「居住正義」、不再讓房市作為投資標的,是全民的共識,

據此將炒作行徑當成是亟需打擊的樣態,絕對存在充分正當性,

倘若政府在如此民氣可用的政策中,都尚且如此猶疑躊躇,

則在其他存在正反兩造利益權衡的領域,試問又如何能堅持做對的事呢?

 

今天放了「寬限期」,明天難道也要順應建商的要求,再來個「緩衝期」嗎?

 

*本文同步刊登於"新頭殼:讀者投書"

https://newtalk.tw/citizen/view/56666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如石硯 的頭像
    心如石硯

    [心如石硯]yen&chi的攜手足跡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