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_000 (2).jpeg

萊豬九項行政命令選擇耶誕夜展開表決大戰,

是特意安排的諷刺麼?還是真期待著台灣從此平安無恙?

 

為鼓舞黨籍立委的士氣,執政的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

選擇在表決前夕於臉書發表長文,娓娓道來當年民進黨反對「毒牛」的始末,

藉此駁斥國民黨屢屢以該支陳抗影片作為強化論述的殺傷力。

總評全篇文章,引經據典的斧鑿痕跡,看得出背後幕僚的辛勞,

但就我個人的觀感而言,卻絲毫無助於弭平箇中的爭議。

 

 

回歸到政治攻防的源頭,終究不在於萊克多巴胺是否帶有潛在風險,

重點也絕非當年「毒牛」所指涉的是不是「萊牛」,而是「狂牛症」。

試想:假若時空回溯,如果朝野位置易位,

當年的馬政府在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已提出殘留量標準後,祭出進口萊豬的政策,

在野的民進黨會如同柯總召文中所言「深刻感受身為執政者承擔何在」,

採取科學標準式的理性監督,對國民黨做出慈悲之舉,輕輕放下麼?

答案,大家心照了,可以想見的,屆時不僅僅癱瘓議事殿堂,

同時還將裡應外合的結合民間社團,輔以覺青們的空戰協防,

勢必採取陸海空全方位的焦土策略,哪可能溫良恭儉讓體恤所謂執政者的兩難境遇呢?

千萬別換了位置換腦袋,居於高位才懂得貌似慈悲。

 

換言之,萊豬不過只是一個戰場,

一個縱然存在著截然是非、卻也得硬是做出對立面的政治攻防秀,

而之所以演變成為當下的局面,毫無疑問的,國、民兩大黨都責無旁貸的該共同承擔。

畢竟,正是從過往在執政易手的交替過程中,

屈居在野陣營的,基於執政優勢的寸土不讓,

無法在議事問政上樹立截然不同的風格,只能選擇採取非理性的監督策略,

在每項重大議題中,皆走到了對立面來交相攻訐。

或等到了自己取得了當家權,才驚覺所謂「執政的困境」,

體察當年自己為反而反的愚昧,但顯然已經為時已晚,

畢竟「以彼之道,還失彼身」早已成為根深蒂固的沉疴,

內化至台灣政治文化的本質,積重難返。

 

道個歉真有那麼難麼?

試想,如果早在宣布開放萊豬進口之初,

執政黨願意從「歷史和解」的角度,

娓娓述說過去反對牛豬進口引致延宕貿易談判期程,對此向全民致上歉意,

但當下看見與大國交好的契機,開放乃不得不然的決定,

希冀朝野共同支持,讓台灣容有更好的國際願景,

或許今日就不會是這般肅殺的情景了吧。

 

相較於柯總召屢屢在關鍵時刻所謂的「大局承擔」,

一副正氣凜然、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姿態,個人更期待的,

是兩大黨該正視「歷史和解」的重要性,

揚棄過往種種「逢執政黨必反」的策略,真正做到理性問政的態度,

於承平之時便遞出橄欖枝,怎麼樣都比攻訐後發菩提心要強得多。

眼下看來,萊豬在執政黨國會優勢的甲級動員表決下,進口已無懸念,

但即便錯失了本次大和解的契機,

但接續待解的日本核食議題,難道還是打算循相同模式掀起波瀾麼?

或許睿智如柯總召們,都應該超前佈署的好好思考,

而非事後諸葛的在臉書揶揄,實無濟於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如石硯 的頭像
    心如石硯

    [心如石硯]yen&chi的攜手足跡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