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改編自岡崎京子生涯代表作《我很好》的同名漫畫,
由「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深夜前的五分鐘」、「紅的告別式」
等膾炙人口電影的行定勳導演執導,
本片同時囊括柏林影展大觀單元(Panorama)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堪稱不可錯過的佳片。
不過呢,劇情方面相對鬆散,著重於深刻的寫實描繪,觀影當下難免感到陰鬱乏味,
畢竟尋常生活本就是平淡無奇的,不帶有戲劇性的高潮迭起。
然而,落幕的瞬間,那因著情節所引發的後座力,撼動內心的感觸則將接踵的襲來。
對於電影,心下滿是「不覺得好看,但卻很有感」的複雜情愫。
個人存在的意義,端賴於「目標」與「肯定」的兩條軌跡縱橫交錯加以界定其價值。
正值青澀懵懂的年少歲月,面對著外在環境變遷的無力感,
對於人生目標的鎖定,自然也就更加的迷惘。
在自承沒有改變世界巨輪前進的能耐下,
生活周遭俯拾可得的渺小目標,自然成為其用以奮鬥的方向。
諸此目標,一如電影所演繹的,
可以是暗戀某位同學、守護微不足道的秘密、乃至於汲汲營營去追逐虛假的謠言。
總之只要不讓人生缺乏目標、勿使努力的驅動力付之闕如即可,
相形之下,目標的宏大與否,也就無關緊要了。
然而,「目標」實踐的背後,尚須存在著「肯定」的具象加以支持,
就好似暗戀總期盼著對方有所回應一般,唯有肯定的軌跡能夠與目標重合,
則自己藉由訂立目標所建構的人生歷程,才有被賦予真實價值的存在。
但其中弔詭的是,肯定總是遲來的,甚或更多的情況,是不曾前來迎合自我設立的目標;
在此情況下,人們開始會去解析箇中的緣由,繼而對於無法讓肯定獲得實踐的阻礙,
產生七情六慾的多重情緒,據此交織出愛恨情仇的人生百態。
由此推衍,對於「性愛」之所以如此醉人,大概也就有了最完整的解答了。
畢竟,唯一能夠讓「目標」與「肯定」同時獲得證成的,就是性愛交歡的高潮時分吧!
您絲毫不需要片刻的等待,在高潮達致的那一瞬間,
自己所設定的「目標」,是否得以用「肯定」來答覆,
儼然在對方的動作表情間,已是一覽無遺的真實。
這份零時差的真實,是喪失目標與肯定衡平的強心針,
也因此傾圮的人們,對於性愛如此趨之若鶩,就不足為奇了吧!
(針對劇中之所以出現如此大量的性愛情節,以上就是我個人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