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片、恐怖電影一直都是自己超感興趣的類別,
儘管經常多半以踩雷做收,
但總還是想了解每個故事是如何去勾勒出鬼的意象。
比較起鬼神存在與否的未知,我更期待看到電影針對人們面對鬼神的心理素質,
及其所衍生出來的宗教信仰議題。
在自己觀賞過的鬼神電影當中,
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毒鑰』(The Skeleton Key)一片—
經由膜拜儀式的套路,讓獵物一步步的走入宗教所設定的圈套當中,
繼而在其深信不疑的當下,達致預期的巫術效果,
這是典型宗教令人進階至迷信層次的一貫手法。
經過這麼多年的追尋,總算讓我又在『宿怨』(Hereditary)當中,
見到深刻描繪信仰套路的另種典型模式—
人生,總有著高低起伏,當自己陷入到極度低潮之際,
任何假神蹟之名的療癒術,也就自然的能夠走入其人的心扉;
即便是旁人皆認為是荒謬至極的儀式,在當事人看來,
或也只不過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執著而已。
您說她執迷不悟麼?過去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但隨著年紀漸長,對於信仰一事,逐漸有了不同的解讀。
記得先前工作上的一位同事,家中有位罹患罕病的孩子,
在某位喜歡比出愛心手勢的宗教領袖遭到社會輿論批判之際,
她曾於臉書上發文力挺,指該名領袖曾實際關心過其孩子,
對於輿論的說法,感到不以為然,認為師傅還是佛心來的。
顯然,即便眾人皆知的裝神弄鬼,
然對於身處人生低潮之際、曾經因此被拉一把的人們而言,
那種精神上的慰藉與關懷,卻是真實的發生作用。
則這樣的宗教儀式,究竟是虛?還是實呢?
這或許正是所謂的宗教斂財案,
往往到了法庭的攻防,最終都是無罪告終的原因吧!
畢竟宗教究竟有無起到應有的安定作用,
是相當主觀且因人而異的,只要過程中不存在強迫與詐術,
你情我願的心靈交易行徑,又有誰能夠說嘴呢?
我個人絲毫不喜歡這樣的宗教自由,
但確實當您指責某些宗教是裝神弄鬼之際,
對於那些深信不已的信徒們,又情何以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