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先破個題,讓大家對於本片有個初步的想像:
觀賞前半段的時候,我心中一直浮現的,
是史蒂芬史匹柏執導,阿湯哥主演的"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
故事背景皆設定在未來世界,主題皆是建構一套犯罪偵防系統;
又那麼恰好維繫系統的關鍵者皆遭到殺害;
更加湊巧的,是犯罪嫌疑人都指向主角;
幾近吻合的,最後大魔王的謎底與動機,幾乎和關鍵報告如出一轍.
如此的設定,意欲何為相當清晰,
控訴著試圖建構各種所謂大數據資料庫,來監控轄下人民的一切作為,是多麼的荒謬.
"關鍵報告"中採用的是犯罪預警系統,
透過先知的回溯影像,預先在犯罪之前逮捕罪犯,
但問題出在犯罪在前一刻都尚未發生,頂多只是算是具有犯罪動機,
怎麼能夠據此將之逮捕入罪呢?
至於"白金數據"則回歸到現實面,透過看似真有可能實踐的DNA序列組合建檔,
得以迅速的在犯罪發生的第一瞬間,詳細的陳列犯罪者的資料與性格,
有助於警方在偵防之際,能夠知己知彼,在資訊優勢下緝獲罪嫌.
這樣的系統,本質上存在著甚麼問題呢?
首先,建置的大數據,是否有所闕漏?是否真的涵括轄下的所有個體?
是最關鍵,也是最根本的問題,這點容後再議,其涉及到最終白金數據的謎底...
另一個足以衝擊系統盲點的,是遭遇到雙重人格,乃致於多重人格等精神病徵者,
該如何去看待此等的犯罪事件呢?
雙重人格者,兩個獨立的人格個體,使用的是同一的外在身軀,
在DNA相同的情況下,將犯罪導向其人.
但假若犯案當下,僅僅是該人極其罕見的偶發人格作祟,
絕大部分時刻,其皆是一如正常人般,甚至是對社會有深遠貢獻的人物,
則我們真該給予同等的犯罪刑責懲罰之嗎?
類似的論點,相信正是支持廢除死刑者的主要論述之一,
不論是多重人格,乃至於種種反社會性格等精神性疾病,
廢死者總會導向"那並非其人本真"的基調,認為只因著某一人格的犯罪,
便抹煞所有人格的生存權,基本上係違反人權立意的作為;
只要能夠透過感化教育,將其人屬於劣根性的部分消弭,
讓其他光明面的人格持續存在,才是合乎人道的基本態度.
不可諱言的,即便像我這般深惡痛絕支持廢死者,
面對著如此的論述,也深覺有幾分的立論依據存在,是具有說服力的說法.
但當然囉!假若那犯罪當下的人格無法因處以刑責而消滅,
則無疑等同存放著一個不定時炸彈在社會當中,
陷入各大的風險危機中,又是否合宜呢?
基此,針對犯罪者,才會有種種的精神鑑定程序,
但從過往到現在,不論是電影詮釋下,抑或是實務發生的案件,
不乏出現著精神鑑定制度失能的現象,讓類似的人權基調,實畫上一個偌大的問號.
其次,本片所期欲點出的另一個大哉問,是DNA能否宰制個人的一切作為?
最近正閱讀著東野圭吾另部小說"杜鵑鳥的蛋是誰的",
發覺東野圭吾似乎頗喜歡探討DNA,遺傳等醫學上的命題.
對於DNA,論述焦點皆環繞在"究竟先天命定的極限為何?"
如果DNA可以主導個人從出生至逝去的軌跡,那個人在生命過程中的一切作為,
豈非象是按表操課的戲劇角色一般,只是照本宣科罷了.
這樣的人生,真有意義嗎?
一如故事最終Boss的優生學論點,認為先天DNA具有劣根性者,
都應該透過篩選與監控機制加以消滅;
但正如主角所控訴的:"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去剝奪他人努力向善的作為",
意謂著即便先天再劣等的DNA,都應該存有其生存的權利,
這從來都不該是為了讓社會更美好,所可以犧牲的正當理由.
顯然,東野圭吾對於未來DNA完全解構的年代,
已經預先立下了人權優先的基調.
最後,談談謎底的"白金數據"吧!
為求不劇透,點到為止就好...
任何的系統,都存在著帶風向的功能,
當被認為不可能出錯的系統,指向了某個犯罪嫌疑人的當下,
檢調單位自然的便會預設立場的,認為其人就是犯罪者無誤.
在此情況下,倘若有些人的資料壓根沒建檔至大數據的系統當中,
再怎麼樣都查不到這些資料,
豈不是給了這些群體法外作惡的空間,給了其合法的殺人執照.
相信大家很容易的就能夠聯想到:"這些都會是哪些人阿?"
若您想的也和我一樣,或許就證明了:
"在台灣,特權階級的荼毒程度,已到了病入膏肓的境地..."
當社會中普遍認為:
"有錢有權的人,就是有辦法..."
"有錢判生,沒錢判死..."
對於社會整體而言,不啻是陷入了瀕臨信任崩解的危機當中,頗令人憂心...
延伸閱讀:相關"東野圭吾"網誌文章:
真夏方程式:破案天才伽利略 --側重親情倫理論述,神探丰采略顯失色
[心硯影評]麒麟之翼 新參者劇場版---溝通與了解的知易行難
新參者SP 沉睡的森林--"無心一擊"的禪意--[心硯影評][2014冬季日劇]
人魚沉睡的家 (人魚の眠る家)--[心硯書評]--愛你,直到靈魂逝去的那一霎那
天空之蜂:核爆8小時(天空の蜂)--[心硯影評]--為了自私冷漠的社會,值得嗎?
解憂雜貨店(ナミヤ雑貨店の奇蹟)--客觀環境的物換星移,不變的,始終是親情的篤真
我殺了他--東野圭吾--[心硯書評]--回歸本格派,開放式結局的純推理佳作(小雷)
十字屋的小丑 (十字屋敷のピエロ)--[心硯書評]--動態呈現犯罪事件的戲劇敘事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