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天才伽利略:真夏方程式】正式預告! 原著東野圭吾X主演福山雅治 7月5日(五)事出必有因
自己很喜歡東野圭吾的著作所改編的劇作,尤其是在電影"嫌疑犯X的獻身"中,
數學天才竟為了一個萍水相逢的母女,主動殺人以掩蓋殺人真相的情節刻劃,
更讓自己對於東野圭吾的懸疑鋪陳,留下了神作般的印象.
這一部"真夏の方程式"乃延續著"神探伽利略2"的人物設定,緊接在日劇推出後的電影作品,
由扮演湯川學的"福山雅治",以及岸谷美砂的"吉高由里子",繼續在電影中為影迷們抽絲剝繭,
相信是伽利略迷們都不會錯過的一部劇作.
故事劇情其實有點複雜,不怎麼容易整個描繪出來,自己在此僅就主線劇情作扼要的摘錄,
詳細的故事,希望大家還是把電影找出來看看,抑或是直接閱讀東野圭吾原作.
這一回,湯川學應"海底礦物資源開發說明會"之邀,來到了美麗的海港之地玻璃浦,
在下榻的飯店中,結識了一個小男孩恭平,湯川向來討厭小孩,但和恭平在一起的時候,
卻絲毫沒讓他出現各種不自在的症狀,因而兩人成為了忘年之交.
恭平本來住在都市,但在暑假到玻璃浦的姑姑家,也就是湯川下榻的旅店度假,
沒想到在此同時,海邊發現了一具屍體,
身分是前刑事警察,但同樣是入住在恭平姑姑家旅店的塚原,一開始原以意外失足墜海結案,
但後來在他體內卻發現大量一氧化碳中毒跡象,這才揭發了其中所蘊含的兩起凶案謎團:
其一,是退休刑警塚原到玻璃浦所欲追查的案件,原來在16年前,曾有個坐檯小姐被殺害的事件,
案件當時出面自首的仙波英俊,被塚原認定是無辜的,原來當時真正的兇手,
是恭平姑姑"川畑節子"的女兒"川畑成實",她是節子與英俊的私生女,
因著不堪同樣對英俊有好感的坐檯小姐再三上門叨擾,還僅僅是少女年紀的她,成了殺人兇手,
而仙波英俊為了保護這沒能相認的女兒,選擇主動出面自首頂罪.
其二,那麼塚原又是誰殺的呢?在塚原向節子暗示著是到玻璃浦來追查英俊冤獄的案子後,
讓成實的養父"川畑重治",儘管沒有血緣之實,但他仍然深愛著這個家中的每一個分子,
當他意識到塚原的追查,極可能會導致家庭走向支離破碎後,於是起了殺機.
他利用了恭平年幼的玩心,指示他將厚紙板沾濕覆蓋在排放一氧化碳的煙囪上,讓廢棄無法排出,
又刻意的將塚原引導至廢氣管故障的房間內,藉此讓塚原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自己則是又利用了恭平,在進行這慢性殺人計畫的過程中,
與他一同在庭院中放煙火,做了最好的不在場證明,心思之縝密,頗令人咋舌.
總言之,電影中所衍生出來的兩件凶案,
其實都是兩個父親--生父英俊,以及養父重治對於成實的父愛所造成的結果.
看著電影,您似乎很難會去苛責川畑重治殺害刑警塚原的動機,
甚至可能認為當初如果塚原別再追查下去,不就甚麼事都沒有了...
乃至於對劇中的川畑成實,影迷們也很不忍的對其16年前所犯下的殺人案,有著太多的責難,
畢竟要不是那個坐檯小姐的咄咄逼人,成實也至於一時衝動的痛下殺手...
一樁樁同情兇手而非議受害人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思緒,正是原著作者東野圭吾所慣用的衝擊手法,
他或總是希望透過對於殺人背後動機的善與惡探討,來促使大家去省思犯罪案件中有否絕對的正義可言.
在他的筆下,多的是這種讓人疼惜,扼腕,以及不捨的殺人兇手,
反倒是受害者不少都是大家主觀意識下所認定的不良人,兩相對照,
多少有點在諷刺著整個社會與司法,究竟所保障著的,都是甚麼樣的人呢?
另外,若要論這部電影有著甚麼樣偵探懸疑片中的新點子,個人覺得:
"利用懵懂無知的小孩,做為犯罪事件中的協助犯",或許是頗為創新的題材.
電影中,川畑重治利用著姪子恭平的好奇與玩心,指示他把煙囪給封住,
換言之,倘若最終偵查結果,是因著廢棄無法順利排出而導致塚原的死亡,
那麼,其實真正的原凶,可是恭平阿?這
樣的心機,這樣利用純真無邪的小孩,想起來就夠讓人不寒而慄了...
儘管故事內容符合東野圭吾一貫的著作風格,但就作為一部伽利略的續作來看,
個人就不怎麼喜歡了,甚至認為這個故事,就算不是伽利略來探案,好像也沒差的感覺,
少了一點伽利略式的科學推理風,恐怕讓伽利略迷們要大呼可惜了...
首先,全劇其實都將焦點著重在兩個兇案的鋪陳上,
湯川學在陪小孩子的橋段,好像還比真正在案件上抽絲剝繭的時間多...
其次,這一次的推理,完全糟蹋了湯川學是個物理學天才的設定,
全劇中幾乎沒有用到任何需要較高深物理原理之處,都是一般性的推理即可得知,
所以自己才會認為若主角不是伽利略,似乎也沒差多少...
最後,在真相大白之際,也不見伽利略招牌式的"三指托臉沉思",以及"雜亂公式塗鴉"的畫面,
破案可說是破得平淡無奇,相對少了點高潮迭起的衝擊,頗讓人昏昏欲睡...
喔...對了,還有劇中吉高由里子雖然貴為女主角,但整部戲的戲分就像是跑龍套的一般,
加上眼妝超濃,完全沒有過去在伽利略日劇中的俏皮模樣,一整個沉悶...
綜言之,如果您是死忠的伽利略粉絲的話,我想這部電影應該會讓人大失所望才是...
特別一提的,電影中蠻有意思的點到了關於土地開發與環境保育的問題,
這在進幾年來的台灣,類似的論辯也不斷的在上演著,
就劇中湯川學的論點來說:
支持土地開發的,往往怯於將有害的面向公諸於世,深怕招致反彈;
力主環境保育的,則是儘可能的不談在開發中獲益的部分,就怕支持者的決心動搖...
這麼說來,任何開發案本來就都是有利有弊,沒有絕對的好壞,一切就看您怎麼去做選擇.
又這個選擇如何去取捨,那端賴的是一個有公正客觀評斷能力的權責機關去做議處了...
現今之所以每每一遇開發案就產生贊成與反對的兩極對立,
主要應該也就在於相關單位或基於民意,或出於財團壓力,本身根本無法做一個公正的選擇,
只有放任意見的兩造相互的長年爭鬥,完全是權責機關失能所導致的現象,
頗令人感到唏噓阿...
延伸閱讀:相關"東野圭吾","日本 推理劇"網誌文章:
[心硯影評][負雷]殺人草莓夜 電影版 看不見的雨--電影不若日劇版犀利
[心硯影評]麒麟之翼 新參者劇場版---溝通與了解的知易行難
[心硯影評]宮部美幸 推理系列 "Level7"--道德框架下的集體偽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