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 搭便車,繼續歐洲 (May I Hitch A Ride)
作者: VENUS 暖暖 (蔡慧蓉)
前幾天在電視新聞中看到這麼一則新聞,
有個女生只帶了三百歐元(折合台幣約一萬兩千元),
靠著搭便車,在半年之間,居然可以旅遊歐洲12個國家,
當事人不吝惜的將這樣難能可貴的經驗集結成冊分享給大家,
並以此經歷而自豪不已.
當然,自己也了解這泰半又是出版社的一種行銷噱頭,
總之這年頭不幹點甚麼驚世駭俗的事情,
似乎也就沒有了新聞的價值,
所以這樣的爆點行銷,早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其實,我必較在意的,是這個新聞事件背後所扭曲的若干價值:
首先,作者以"背包客"自居,
自以為用超少的預算,能夠遊歷最多的國家,
是一種背包客的最高成就.
然就自己的認知而言,這樣的行為與類比,
某種程度簡直就是在侮辱背包客的價值與精神.
個人認為,"背包客"所象徵的,
是一種自由旅行的象徵,
其精神在於希冀擺脫既有制式旅行的一切束縛,
以及旅遊業者的剝削與一成不變,
希望能夠用僅有的預算,來開創無限的未知領域.
因此,背包客的諦義在於"拓荒精神",
而非著重於所謂預算的精簡.
再說,就算預算也是背包客的重點考量好了,
但其方式也絕對不是建基在作者所謂的"搭便車"基礎上,
而應該是事先做足功課,
以預算精算的模式來進行自我旅遊規劃.
諸如作者這種"行乞式""伸手牌"的旅行,
非但侮辱了"背包客"這三個字,
某種程度,實在也是丟臉丟到了國外.
畢竟作者怎麼會知道與之打交道的外國人,
心理面真實的想法是甚麼呢?
是"這個台灣來的女孩子勇氣可嘉"的正面印象,
還是"到處靠人接濟,台灣人真有這麼窮嗎?"的嘲諷心態呢?
其次,作者所謂的搭便車(Hitchhike),
雖然在國外有著行之有年的傳統,
但那傳統乃建基在一種"救急不救窮"的心態當中,
譬如在漫長的沙漠道路當中,一時間等不到任何交通工具,
只能夠希冀來回的好心人士,能夠讓自己搭一程便車.
那是一種偶然下的"方便",而不是讓您刻意為之下的"隨便",
作者以"搭便車教授"(Professor of Hitchhike)自居,
(又或可稱之"搭便車達人",反正現在新聞動不動就來一堆"達人")
運用他人的惻隱之心,轉嫁成本,來精算自己的旅行預算,
某種程度,這不叫做Hitchhiker,
而是公共政策學上的free rider,
一種只想享受權利,而不思付出任何成本的投機心態.
我實不知這有甚麼好沾沾自喜的,
自豪到還能夠出書分享,殊是可笑.
最後,當然還是不免要聊聊所謂"書的分享價值",
書之所以存在著價值,
在於其中的經驗能夠複製,抑或者能夠對於讀者有所啟發,
就本書的情境而論,作者整個旅途中所遇到的,
都是特定的個人,而非普遍存在的景點與店家分享,
所以,和一般旅遊書不同的是,這樣的經驗是無法分享的,
也無法做為其他有志之士,得以按圖索驥的參考書籍,
畢竟您不可能在同一個地點,再遇到同一位願意讓您搭便車的人吧!
充其量只能說是個人勇氣事蹟的小分享吧!
當然,作者倘若真如敘述般所言,用一萬二台幣旅行歐洲半年以上,
(個人還是不免覺得有誇大之嫌.....)
這樣的勇氣自然相當令人佩服,
但個人對於旅遊的角度而言,
旅遊貴在心情的怡然與自得,
重點根本不在於去了多遠的地方,
而在於心情是否真的獲得了釋放,
徒然的自以為用最廉價的方式遊歷了水平最高的地區,
就認為已臻至旅遊達人之列,
只能說或自我感覺太過良好了吧!
畢竟,我永遠都記得碩班教授說過的一句話:
語文只是一種溝通的工具,
會英文沒甚麼了不起的,無需特別用茲炫耀,
畢竟美國的乞丐也會說得一口流利的英文.
相仿的,
不花錢遊歐洲也沒甚麼了不起,
因為歐洲各國的乞丐們,
一樣能夠輕鬆的在歐洲大陸存活達半年以上,
不是麼?
後記:
很難得的,作者本人看到了自己的這篇文章,
並且留下了她對此論點的自我觀點與看法,
由於作者是用Facebook留言的,
所以沒有登入臉書的讀者是看不到的,
然總覺得這樣的對話經驗很難得,
畢竟真理是越辯越明,
故將此對話用螢幕畫面擷取的方式來呈現,
以提供給大家做更深層思考之參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