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參者SP 沉睡之森"是新參者繼正規日劇版與"麒麟之翼"之後,在2014年開春新推出的電視版電影,
劇中的靈魂人物,同樣是由性格男星阿部寬飾演,而女主角部分,則特別找來了石原里美擔綱演出,
卡司陣容可說是相當的堅強,東野圭吾迷們可千萬別錯過這部新作囉!
先小評一下這部電影吧!其實看了那麼多東野圭吾改編的電影,
逐漸掌握了他建構案件世界的邏輯:
邏輯一:東野圭吾習慣將整個案件編織得相當複雜,同時可能有多條線在進行著,
而案件中的人物,彼此看似無關,但卻又高度的相關,總讓人第一時間得花點時間釐清.
然而,當您開始釐清了頭緒之後,忽然的,可能來了一個關鍵的線索,憑藉著該線索的理路,
紛雜的支線劇情,漸漸的也就出現了清晰的主軸,最終真相大白.
邏輯二:每次在看東野圭吾的劇作時,不到最後一刻,總是很難事先猜出兇手,
以及兇手行兇背後的動機,經過不下十餘部電影的觀賞之後,我個人覺得,
之所以會有著這樣的現象,截因在於他所設定的兇手犯案動機,往往不是那麼充分,
要不就是錯手殺人之後的掩飾,要不就是為了親情的緣由殺人,
總之,犯案理由泰半都迥異於一般常見的偵探懸疑故事,都是我們所料想不到的居多.
邏輯三:承繼上述所言,由於他筆下的兇手,動機往往都是出自於親情或社會關懷等理由,
因此,當兇手是誰真相大白之後,極容易陷入一種"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也就是說,您對於兇手,絲毫不會感到他的罪大惡極,反而通常會給予一種無限的憐惜之情,
個人認為:這是他筆下的兇手們,所帶給閱聽者們最獨樹一格的特質吧!
就像這部SP"沉睡的森林",背景以一個芭蕾舞劇團內的殺人案為主軸,
一開始的黑天鵝與白天鵝之爭,很容易的將觀眾們帶往了演員們為了競逐角色之間的鬥爭;
然而,弔詭的是,隨著劇情的演進,才發現原本看似內部矛盾不斷的劇團,竟然是這樣的團結,
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為了某個人的一個心願進行集體掩飾的謊言而已,
徹徹底底的推翻了最初大家所建構的犯罪想像.
直到最後的真相大白,看著主角心願達成的那一刻,大家心中所浮現的,
不是"終於抓到了"的感受,而是對於她執著的毅力,無疑的會感到無限的惋惜...
一整個就是上述自己所歸納出來的"東野圭吾"劇作的三個邏輯要點.
不過呢...儘管如此,由於自己很喜歡"新參者"系列的推理架構,
因此對於這部電影,依舊是愛不釋手就是了...
(以下有劇透,大家請參酌閱讀吧!!)
簡單的說一下扼要的主線劇情吧!故事從一個芭蕾舞劇團成員的殺人案開始:
齊藤葉瑠子出面自首坦承因著正當防衛之故,殺害了素昧平生的侵入者風間利之,
而是否符合正當防衛的行為,是加賀恭一郎們所希望去調查的重點.
當然,首先便必須去釐清的是:這名風間利之,是否真如同劇團所說的,是大家都不認識的陌生人...
但隨著事件的偵辦,發現風間利之過去在紐約留學期間的一名友人青木一弘,
居然和劇團中的首席舞者高柳亞希子談過戀愛,於是將調查的重心,轉到了亞希子身上.
最終,加賀恭一郎公佈了真相:
原來劇團成員確實都不認識風間利之,當初風間利之是看著青木一弘在失去亞希子之後的自暴自棄,
自告奮勇的希望前去說服亞希子回紐約和青木再續前緣,但亞希子為了個人的芭蕾生涯而拒絕了,
情急之下,兩人發生了拉扯,這場景被另一名舞者淺岡未緒目擊之後,
她深怕萬一亞希子在拉扯間有個甚麼萬一,芭蕾舞的公演可能就此停擺,
但該場公演,卻可能是即將失聰的她,最後的演出機會,於是情急之下,從後敲昏了風間,導致了他的死亡.
而最後又為何由另一舞者齊藤葉瑠子出面頂罪呢?
一方面是為了完成淺岡的最後公演心願(畢竟被抓了就甚麼都不用演了),
另外則是為間接導致淺岡失聰的過失,進行良心上的贖罪(失聰的原因,在於搭乘齊藤駕駛的車子出了車禍).
這大致上是主線的劇情吧!故事敘述得很亂很爛吧!因為這劇情本身,就有著一定的複雜度,
要一一的描繪出每個人物的理路,還真是很難的呢...>.<
對於本片的劇情,如同本文最初所分析的,個人以為,之所以會顯得撲朔迷離,
根本原因在於犯案動機的設定似乎不夠強烈,實在很難讓人將動機與行為相互聯想在一起:
@風間利之光是看著朋友的頹廢,就死命的一定要亞希子赴美見朋友一面,不達目的,似乎誓不罷休.
有時候,我覺得分了手的男女朋友當事人,都不見得如此激動了,
他這麼一個旁人的角色,怎麼顯得比當事人更沉不住氣呢?好像不太合理吧!
@淺岡未緒看著亞希子與陌生人的拉扯,馬上就可以聯想到因此可能讓自己最終公演泡湯,
這個聯想力,說起來有那麼點太豐富;其次,一個平凡人若非有著巨大的威脅,要輕易做出攻擊他人的舉動,
哪有那麼不假思索,難道這最後的公演,真的有強烈到需要她下這個重手麼?頗令人費解...
@最後,齊藤葉瑠子出面頂罪的橋段,也相當的無厘頭,儘管對淺岡未緒有著相當程度的愧疚,
但這樣的愧疚感,有否沉重到驅使著她去頂下這個殺人罪,這更是令人質疑的點阿...
總之,總是覺得當偵探懸疑片中的殺人與犯案動機不夠充分時,
整體故事的架構也就將略顯得鬆散,無法令閱聽者們有著一氣呵成的快意感!
最後阿...聊聊這部電影帶給自己的一些想法吧!
電影中,存在著多重的悲劇情節,而個人以為,
這一切悲劇的由來,都在於同一個因素,那就是"執著":
@風間過於"執著"的勸亞希子返美,最終遭到錯殺...
@亞希子"執著"於成為芭蕾舞劇團的首席舞者,卻錯過了一生中曾經的摯愛...
@淺岡拘泥於對最後公演的"執著",令人始料未及的襲擊了風間,導致了整個悲劇的開始...
當然,執著於某個執念,往往可能帶來最終甜美的果實,如亞希子與淺岡,
一個如願成為了第一舞者,另一個則是實現了最後公演的心願,
但那卻是用斬斷情絲與血光之災所換來的結果,試問:真的值得嗎?
完成了當初所執著的念頭後,又是否真正快樂了呢?大概只有自己最清楚吧!
人生阿...想要達到真正的清涼地,就該放下執著,在無欲無求中求作為,才有可能達致吧!
就好像劇中加賀恭一郎告訴亞希子所提及劍道中的"無心的一擊"一般:
"捨棄贏的慾望與輸的恐懼,達到無心的境界,才有可能實現完美的一擊",
恩...頗有著濃濃的禪意阿!!^^
PS:一直有人說著日本女星"石原里美",和近來以"我可能不會愛你"與"蘭陵王"的林依晨十分相像,
過去其實很少接觸到石原里美的劇作,不過經這部電影觀賞之後,比較起來,五官與神韻上還真是像極了.
不過總覺得兩者還是有著根本上的差異:
林依晨笑起來比較陽光,給予外人一種開朗而易親近的鄰家女孩感,
而石原里美則恰好相反,總給人一種陰沉的距離感,好似有著萬千的心事,算是一種冰山型的美女吧!
這是個人的觀感囉!不知大家是否有著同樣的感覺呢?
延伸閱讀:相關"東野圭吾","日本 推理劇"網誌文章:
真夏方程式:破案天才伽利略 (Midsummer Formula)--側重親情倫理論述,神探丰采略顯失色
JOKER 不被原諒的搜查官 (Joker私法正義)--忠實呈現司法的黑暗面
[心硯影評][負雷]殺人草莓夜 電影版 看不見的雨--電影不若日劇版犀利
[心硯影評]麒麟之翼 新參者劇場版---溝通與了解的知易行難
[心硯影評]宮部美幸 推理系列 "Level7"--道德框架下的集體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