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穿越劇之後,清裝劇與後宮劇繼而代之,
尤其是最近這齣"后宫甄嬛传",據說在兩岸三地已經重播過29次,
吸引了近25億人次的觀賞...
這讓平日不是那麼青睞該類戲劇的自己,也不禁好奇了起來,
究竟這樣的戲劇魅力何在呢?
有時候,我覺得大陸劇特別的地方,在於它並不像港劇那般,
能夠讓自己看了上一集,會很想接著看下一集,
換言之,一集與一集之間並不緊湊,但很奇妙的,
就是會讓自己一集接一集的觀賞下去.
就自己所知,甄嬛傳已然成為一時間的顯學,
各種各樣的學問,如商業,職場,兩性等領域,
紛紛搭上這股熱潮,將其中的橋段作理論化的解說,
給予了更為學術性的評斷.
我在想:單單一齣戲劇,為何能夠適用在這麼多的領域中呢?
其實很簡單,因為這是"人"的世界,劇中所描述的心計與心機,
正是人與人相處之中,所最不可避免碰觸的議題.
儘管因著劇情需要,有著曲折離奇的故事,
但總評整部戲的精要,個人認為有二:
一.真相並不重要,關鍵在於說服與否:
在甄嬛傳當中,經常會灌輸大家一個概念:
後宮爭寵間彼此相互陷害的真相是甚麼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皇上相信哪一方的說詞...
這一點告訴著我們:
有時候強求著要對方相信真實,
還不如在審度情勢之後,選擇用包裝後的偽真相來混充或更加恰當.
因為當真相並不完美,抑或是無法為對方所接納時,
與其惹來非議與辯駁,還不容察言觀色,迎合對方的心意便罷.
畢竟,絕對的真理與公平正義,止於哲學上的論辯,
真正運用在人際關係當中,甚麼是形而上的正義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大家信仰的是甚麼樣的正義型態,
個人一昧追求至善而失了眾人(權勢者)所屬意的善行,
恐怕只是將自己推至天煞孤星一途,何苦來哉?
二.心機,總該備而不用:
後宮甄嬛傳整整有78集,約莫前30餘集,
甄嬛是個毫無心機,只求和平度日與皇上愛憐的弱女子;
但就在頻遭奸人陷害,與驚見冷宮殘酷景況後,
她終於體悟到:
在後宮之中,如果沒有心機與算計的自我防備,
那就只能等著被其他人算計,與其如此,
還不如主動出擊,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用心計來對付心機人,才是上策.
也就是說,人呢,自然是需要有著一份善念,
但往往人際相處間之險惡,
想要時時能持善念的背後,在於必須要有著心機作為後盾,
要能夠避任何人都能夠更有心機,
才能夠在面對他人心機的算計時,有著更從容的態度應對.
也就是說,心機本身並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好或壞,
重點就在於自己怎麼去用,
用在同是真心相待的人身上,那是種罪過;
但若以此來對付一般心機人身上,則是恰如其分,剛好而已.
唯有自己具備了最高竿的算計能力,
才有得選擇用與不用的機會,
正所謂的"狠而無心",才是最正當與高竿的心機.
如果純然希冀用一顆真心來對待這個世界,
一旦偶遇心機算計,恐怕十個冷宮也不夠待阿...
畢竟呢...這個世界99%都是算計,
您能希冀自己所遭遇到的,是那真心的1%嗎?
我想別傻了......
(當然囉...劇中甄嬛與沈眉莊之間的姊妹情誼,
或許就是個例外,但重點在於,那沈眉莊已然無爭寵之心,
才能倖免於與甄嬛間的算計之中吧.....)
綜言之,甄嬛傳一劇確實發人深省,
整體戲劇的素質也相當優良,
我想...與其看一些爛爆了的鄉土劇,
不如看看這樣有點深度的戲劇,還比較令人有感而發.
PS:呵呵...每每想到所謂的"後宮佳麗",
我第一個想到的,竟是周星馳"鹿鼎大帝"中的橋段
看看真實的後宮佳麗舊照,這影片多少還真是貼切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