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新聞HD]「全世界誰不打經濟牌」 郭台銘挺連勝文--YouTube
明天就是選舉日,自從小寶寶出世後,這幾天都在醫院內沒日沒夜的"戰鬥"中,
並沒有特別注意到選情的最新脈動,故無法有任何評論產出.
但就自己在醫院等待老婆生產的過程中,
讓我對於先前鴻海董事長出面力挺經濟發展一事,有著更深層的省思與體悟.
連同郭董在學運期間,一番"民主不能當飯吃"的言論,
究竟民主該是最高價值?抑或經濟才是首要之務?
當然,話先說在前頭,我認為現今大家對於兩黨的刻版印象,根本就是一種謬誤:
為何一說到挺經濟發展,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支持國民黨?
又每每提及改革與民主,總會讓人和民進黨掛上等號?
國民黨真可以讓經濟更佳?我不覺得...
民進黨有貫徹與堅持民主的精神?那也不見得吧...
換言之,本文所提及之觀察,並無意涉入相關的政治意識型態,
純粹就自己的所見所聞,發表自我的感想罷了.
記得老婆破水後在待產室期間,那種子宮收縮的陣痛,真會讓老婆歇斯底里,有點想要殺掉老公般的瘋狂嘶吼,
不過呢...拜現今醫學所賜,其實現在只要打個無痛針,就可以達到緩解宮縮疼痛的效果,
但重點是,這項醫療用品得自費,費用是7500up,價格並不親民.
當時聽著鄰床的產婦不停因痛而吼叫著,不斷的喊著:"好痛,好痛",護理師紛紛前來詢問他們是否要打無痛針,
然他們家屬卻始終沒有同意,只是不停的安慰著孕婦:"生產就是這樣,痛一痛就沒事了..."
箇中原因儘管不得而知,但我想最有可能的,就是卡在金錢的因素.
(畢竟如果這是健保給付的話,應該早早就同意施打了吧...)
在這裡,我第一次看到了有錢打無痛得以緩解,沒錢打無痛得痛到骨子裡的區別,
也見識到了金錢所擁有的絕對力量.
在老婆剖腹產過後,我們先是被安排到雙人房的病房,
但為了讓老婆有更好的休息品質,以及有利於營造"母嬰同室"的環境,
於是向護理站詢問了轉換到單人房的事宜,護理師當時就明白的告訴我:
"單人房分3600/日,4200/日,6000/日...,目前是單人房是滿床中,需要的話得先登記,
但當然了,如果你可以接受的價位越高,應該可以越快的轉換成功."
最後,自己登記了6000/日的單人房,果不其然,很快的,當天下午就有床位空出.
一進入房間,一整個令人驚艷,除了空間大上三倍外,電視,沙發,冰箱,儲物櫃一應俱全外,
就連陪伴的家屬,用的也不是一般的陪伴椅,而是一整套的彈簧床,舒適的程度,
還真是直逼坊間高檔的坐月子中心.
而這一切,基本上不外乎也都是用金錢才能掙得的...
這是我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金錢的重要性,
過去,我一直是個學生身份,活在一個衣食無虞,偶而還可以發發拯救國家的春秋大夢,
但自從當了爸爸之後,或許是天性使然,自然的,一切的思維也就完全不同了.
身為父親,可能我們窮盡一生,都無法做到像連戰這般富爸爸,
然而,相信你我卻都會期待著,我們下一代都可以是連勝文,可以有個最厚實的臂膀給他依靠.
想要做到這些,除了金錢之外,好像就沒有太多其他了吧...
這一票聽誰的? 連柯廣告各自搶票-民視新聞--YouTube
回到現實政治,連勝文與柯文哲在最後的競選文宣中,不約而同的打的是一場世代價值的拉扯戰:
柯文哲的廣告:"這一票,你聽孩子的話":
希望廣大的熱血青年們,能夠用新的思維,去影響父母傳統的投票意向;
相反的,連勝文的廣告:"這一票聽父母的話":
則是希望做子女的,可以用心體會一下為人父母那種渴望安定生活的心情.
廣告間的訴求,或許正是大家之所以用"改革/經濟"做為區分藍綠依據的根本原因吧!
存乎於民主改革與經濟發展之間,究竟孰輕孰重,我想大家心中自會有一把尺.
或許有人會認為本文中所列舉的"醫療資本化"的問題,
徵結點在於政府應該出面進行醫療改革,將醫療正式做為一種普羅性的福利,而非只是殘補式的救助,
但口號其實誰都會說,多少年過去了,舉辦過多少次的選舉,
一個個打著公平正義口號的候選人當選了,試問究竟社會整體有因此更加正義公平麼?
如果那麼多的先例都無法被驗證,您又如何期待現今打著改革旗號的人,能有著嶄新的作為呢?
誠然,民主很重要,它讓我們能夠有充分的自由,選擇我們所屬意的熱血候選人,
但可惜的是,根據過去經驗,當選者要麼依舊搞不好經濟問題,惹來怨聲載道的批判,
要麼就是受不了金權的誘惑,為自己拼起經濟,中飽私囊起來了...
候選之時,喊的是民主;當選之後,要的是經濟,
試問:您真能說經濟不重要嗎?
是故,試著透過對手的眼光去看社會,藉由對手的心境去體悟現實,
也許對於現實社會的針砭,方不會流於義和團般的盲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