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紅衣小女孩」取得廣泛迴響後,
近年台灣鬼片興起以「鄉野傳說」作為素材的拍攝風潮,
依循眾所皆知故事編撰劇本的優點,
在於觀影者熟稔大致節發展演進的前提下,
很快的便能融入電影所擘劃的靈異世界,
輔以台灣口耳相傳的祭祀習俗或鬼神禁忌等元素的催化,
繼而將箇中人物作因果關係的排列組合,
藉以符合「因果循環」的定則,便能成就一部津津樂道的鬼片。
可惜的是,本片援引了台灣鬼屋經典—杏林醫院的主題梗,
卻未能更深層的考究箇中傾圮的緣由,
缺乏地緣關係的牽引,使該片無法起到接地氣的共鳴,
就像一座陌生的「路人甲」醫院,沒能突顯杏林醫院的獨特性。
繼而,當中以「觀落陰」的民俗法事為主軸,
但縱觀全片所使用的靈異接觸,
根本與觀落陰儀式相去甚遠,顯見劇組功課做得還不夠深入。
最後,鬼片精彩之處,當屬人物之間的關聯性如何巧妙連結,
劇情起初雖然將主角的丈夫、姊姊、以及鄰床猝死的孩子,
看似安排出某種程度的福禍相依,但其後情節發展全然走鐘後,
只剩下各自發展支線劇情,彼此間毫無相關,
留下來的,就是一幕幕以聲光驚嚇為主的老梗,了無新意。
(最後雖然玩了點小小的時空交錯梗,
但逆轉得太晚,只剩幾分鐘的時間,情緒難以發酵…)
端看「維基百科」對「杏林醫院」的簡介
(成大人應該不陌生,在西門路的廢墟),
當初乃因為開具不實醫療紀錄而遭到停業,
假若編劇能循著此真實原因發想,將護理師與病患之間作一連結,
從醫療糾紛的情節縱深劇情脈絡,
更為考究、接地氣的成品,相信會誘發更廣泛的迴響才是。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