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也算是港片的骨灰級愛好者,遠從翁美玲飾演黃蓉的武俠港劇年代開始,
便一直對香港劇集愛不釋手,
幾部經典的港劇,諸如壹號皇庭、義不容情、笑看風雲、刑事偵緝檔案等,
迄今仍時不時的拿出來回味。
然隨著日劇韓劇的風行,港片曾有過一段迷失期,
循著鬼片取得成功,復以社會寫實電影、
尤其是箇中經典「無間道」的所向披靡,才又再次回到影壇的高峰。
不過呢...在無間道系列留下深刻的印象後,港片又再次陷落迷思,
取材上儘管仍以真實犯罪情節為宗,但泰半以緝毒與黑幫的素材切入,
讓自己相對無感,也就未再留心於港片。
但「拆彈專家2」卻再次刷新了個人的三観,
大型爆破特效依舊精彩,劇情的刻畫亦更為曲折迴盪,
以時序穿插的鋪陳方式,勾勒主角在歷經殘缺浩劫後的心路歷程,
細膩的娓娓道出為善與作惡之間,其實真的只在一念之間,
找回當初「無間道」以臥底作為主體,
亦正亦邪的角色張力,堪稱近年來最讓自己驚艷的港片。
然而,故事演進間的小逆轉情節儘管精彩,但或容有更為精湛的空間,
若電影能與時事進行結合,相信張力會更上層樓。
以香港為例,近兩年最大的事件,
莫過於是「反送中」與「港版國安法」所引致的種種陳抗事件,
假若劇中的「復生會」,其宗旨不是沒由來的反社會目的,
而是希冀與中國所控制的香港特區政府對抗,
主角潘乘風於警界失意後加入該組織,
並策劃解除香港政府希冀運用人民陳抗的群聚時機,
藉由引爆毀滅性炸彈來一網打盡的危機,藉此揭開特區政府的偽善。
卻不料過程中失去記憶,被女友龐玲洗腦策反,
讓自己變成是為警方掃蕩暴民的馬前卒,
使其在記憶若有似無之間,來回於善惡念頭間迴盪,
最終在復生會的同志協助下,
恢復全然的記憶,順利拆除炸彈解除陳抗人士的危機。
嗯...倘若劇情得以如此演繹,相信一定會更加精彩,
但想當然爾,為了商業利益,為了能順利在中國上映,
諸此大逆不道、逆維尼的情節,怎麼可能被允許呢?
扯遠了,本片帶給自己的感觸頗深,
在工作職場中,難免會遭遇到相當的挫折,
諸如劇中潘乘風般,擔任需要四肢健全的拆彈專家,
卻無奈的失去一條腿,警界循例無法使其在既有職務上努力。
他或大可選擇退一步海闊天空,轉調其他可茲發揮的單位服務,
畢竟拆彈需要的是謀略,具備智識的嫻熟者,
大可從指揮的高度,由他人代勞拆彈的任務。
結果他並不這麼選,逞強的希冀回歸原有職務,
在高層擔憂其無法勝任的情況下,選擇悵然離去,
從而成為反社會份子,到處製造爆破動亂,危害社會集體安危。
僅僅為了實現自我還能再起的願望,
賭上了個人、乃至於摯愛親友的情誼,
善惡間的一念之間,真的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