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光譜到快閃,政治肥皂劇時代襲來~~
閱畢本書的第一時間,坦白說心下頗為欣慰,
該書所敘述當前全球政治所面臨到的民粹浪潮,
竟與自己在2016年撰寫的博士論文
『從生產社會到消費社會的變遷軌跡—解析「新貧」與「新貴」的成因』
立意上不謀而合。
論文援引法蘭克福學派的傳播理論,從現代『人手一機』的網絡模式切入,
論述網路巨擘如何藉由操弄原生廣告
(也就是會依循著個人搜尋的品項做精準投放的廣告),
去刺激民眾擴大消費的份額,再輔以多元化金融商品的預貸制度,
構築起以人性慾望為核心的消費社會,
從而讓『是否掌握傳播媒介』成為財富分野的決定性因子,
據此成為當代貧富差距的濫觴。
轉化至政治的場域,就成為最經典的『劍橋分析』,
從社群網站中擷取選民個人的行為偏好,
再依此用客製化的訊息分野群眾,使其更精準的掌握投票行為,
決勝於關鍵票數算計之間,此乃本書的核心論述。
一言以蔽之,就是廣告人所始終相信的箴言:
『廣告就是要隨波逐流,而非服膺真理。』
怕只怕不知道人們的喜好,假若在掌握個人的偏好序列後,
就餵食他們所喜歡的訊息即可,徒然希冀藉由講理來說服,
非但徒勞無功,反而可能招致嫌惡。
這或也正是為何專業的政策幕僚,在傳媒當道的年代早已無用武之地,
人們寧可選擇觀看自己所鍾愛的網紅話唬爛,
也不願靜下心來聆聽可能會反駁個人認知的論述,
這正是政治場域與消費世界已然重合的印證。
消費購物就是投其所好,
但政治卻該本於中道、而非譁眾取寵,如今卻全然變了模樣…
換言之,與商品廣告精確掌握消費者喜好的訊息相仿,
選民的政治意向,如今是否能夠被確切的彙整呢?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而且所援引的方法,恰恰與建構消費社會是如出一轍的。
透過搜尋引擎關鍵字的查詢、臉書等社群網站的互動行為,
個人對於事件的好惡,全然的攤開在幕後的經營者手中,
讓他們能夠很輕易地藉由投放議題訊息的方式,
匯集特定族群的支持與撻伐,達到圈粉與攻擊的正反功效,
而這正是近年來全球民粹主義崛起的關鍵因素。
如此投放偏好訊息的政治操作,
儼然顛覆著過往以政治光譜作為區分黨派之別的傳統,
透過更為細緻化的群體分野,用快閃式的議題秀,
一次次的誘發人們對特定人選的好惡,等待著時機成熟之際,
一呼百應的成為其人麾下的軍團,進一步攻克形塑出來的敵手。
該等操作,正是美國總統川普競選期間的首席策士班農,
所勾勒構想出的謀略,其從自己早期網路遊戲的經營中,
體悟到網路世代在虛擬世界中的嗜血性,
端看著一場場遊戲中的公會攻城戰,
將對手視為不共戴天之仇的同仇敵愾,
又在順利突破城牆那一霎那的興奮之情,
恰恰就是作為政治圈粉與攻訐的最佳情境。
相中著選民此等特質,讓他得以透過一步步精心謀劃的議題投放,
將主要勁敵希拉蕊打成是貪婪腐敗的醜陋形象,
保送川普進軍白宮,相關的議題操作原委,
在本書中皆有精彩的講解,不容錯過。
然而,究竟是哪些議題能夠引發選民們的激情呢?
一如即時戰略遊戲的種族選擇,對美國與歐洲而言,
移民議題儼然成為在地民眾最關心的話題,
畢竟移民與本土族群有著人種上的差異性,
復以遷入本身就是造成國內資源排擠與競爭壓力的來源,
自然普遍存有嫌惡的潛意識,只是等待著被誘發。
於是,即便該國內部沒有太顯著的移民問題,
野心家亦能藉由議題操作,凝聚出無形的假想敵,
進而鼓動人們反移民的情緒,來架構自我的政治支持,
書中所提及匈牙利總理奧班的崛起歷程,就是最真實的佐證。
奧班屢屢透過操作族裔之間的矛盾,來度過個人所面臨的政治危機,
然深究其所訴諸的族群問題,群體所佔之比例,
根本是微乎其微不成威脅,但卻在訊息設定之下,
成為匈牙利人集體的恐懼,實在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不過呢,攬獲政權得以憑藉本書所說『混亂工程師』的魔法來取得,
但真正的考驗,反而是在宣誓就職後如何善治。
深究原因,為何當代全球政治普遍無法善治,致此政權的輪替,
相較於過去要更加頻繁、賞味期更短?
就我個人的觀察,截因於真正在執行經常性業務的,
都是同一群行政官僚(公務體系),
致使所表現出來的施政成果並不會相去太遠,此非改朝換代所能夠改變。
而過去在資訊未盡透明、甚至無法透過捏造假訊息傳遞之前,
政府尚能透過政治廣宣的手法,來達到營造幸福感來穩固政權;
但如今來到手機網路世代,資訊爆炸的結果,
致使人們不再相信廣宣所建構的種種正面意象,
反倒是那些足以誘發其內心野性的訊息更受青睞,
據此讓挑戰者有機可乘的找到攻訐的弱點,從而加速了政治輪替的進程。
換言之,一旦夢醒時分未能適時產出更具吸引力的訴求,
則原初所催出的種種激情,或也都將轉瞬成為過眼雲煙。
回過頭來端看台灣的政治,
不覺得書中所論及的種種,彷若都似曾相似麼?
歐洲社會所用以操作民粹的移民議題,在台灣事實上從未停歇過:
從早期本省外省、本土非本土,到後進的愛台與賣台之別,
本質上皆是將中國作為假想敵,在台灣內部進行標籤式的分化,
然中國因素是否真有迫切到屢屢在選戰中成為主軸議題,我個人始終是存疑的。
中國威脅不是不重要,而是選戰總該有更值得聚焦的待解問題來論辯,
以國家主權保衛戰來稀釋社會議題的關注度,
我認為是不智的,也更像是種民粹式的操弄。
其次,從2000年『快樂希望』陳水扁、2008年『準備好了』馬英九、
再到2016年『點亮台灣』蔡英文、乃致於2018年『高雄發大財』韓國瑜,
基本上都陷入同樣無法善治、帶領國家走出希望格局的窠臼,
綺麗夢想一再幻滅的結果,讓人民普遍對當權者不再抱有期待,
進而容易相信挑戰者所設定的各種訊息,等待著下一道救贖曙光的到來,
自此陷入到周而復始的覆滅命定。
看待未來的政局,坦白說,我是相當悲觀的…
這般以網路演算法所架構政治世界,真會是我們所想要的嗎?
回歸到書中最初所描繪的『政治嘉年華』情境:
當代政治就宛若嘉年華會,每個人在網路的背後,
就像是戴了面具一般,失去了原有以專家政治所搭建的政策論述舞台,
讓專家與素人之間不再存有鑑別度,彼此話語權重歸齊平。
從正面觀點解析,每個人都獲得了相同的發言機會,實踐了真正的自由平等;
然而,若用較負面的角度解讀,
當政策不再存有著政治正確,
當挾眾人擁護的素人凌駕在學有所長的專家之上,
會否存有譁眾取寵、進而助長民粹思潮滋長的情事,
相信就是接續政治研究者的重要課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