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尚秀導演再次以擅長的對話體做為拍攝主軸,
從幾段咖啡館內小人物的談話當中,
透過作家主角的拼湊,希冀帶給觀眾一個全觀性的故事。
先前已觀賞過洪尚秀"獨自在夜晚的海邊"與"那天以後"兩部作品,
坦白說,以幾近日常生活的運鏡手法,確實貼近著觀眾的真實感受,
但一如人們的日常型態般,總是渾渾噩噩的過著每一天,
生活中彷若找不到一個可茲歸納彙整的重心,
屢屢讓自己陷落到生無可戀的境遇。
洪導的作品亦同,提供著大量的人物情節線索,
卻未能有系統的將其一以貫之,只是作到了忠實呈現而已;
顯然是希冀將劇情連貫的工作,交由觀眾自行處理,
從各該橋段當中,透過自我的人生經歷,
去體悟箇中所期欲訴說的故事為何。
當然,或許這種做法達致了將電影"客製化"的需求,
每位觀影者皆得以從中獲取自己想要的結局;
但不論如何,我個人總覺得導演起碼有義務去提供他自己的見解,
那或許未必是眾人所想要的最佳解答,但至少也是個值得參考的結局。
徒然的將一切拼湊工作都交付給觀眾的做法,
坦白說並不妥適,畢竟這是導演該秉賦的責任吧!
相仿的"對話體"拍攝手法,
其實在義大利電影"願望咖啡館 (The Place)"亦曾被援引使用,
相較之下,願望咖啡館的角色談話間,都提供著相當顯明的線索,
繼而見微知著的,讓一樁正在籌劃中的爆炸案,
相關人物的恩怨情仇關係逐漸清晰,
藉以留給觀眾評析談話者的神魔特徵。
顯然將此類型的拍攝手法發揮到極致,是洪導所遠遠不及的。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從本片的故事中,顯然導演期欲透過幾個對話中的線索,
讓觀眾們去想像著事件發生的全貌。
對此,我的拼湊結果認為,當中所有角色皆與一個劇團有關,
劇團中的某位演員跳樓自殺後,讓各個團員開始回想與其之間的關係,
進而紛紛從負面的情緒詮釋,對其死亡多少都帶點愧疚感。
在劇團解散的幾年後,相關人等再次不約而同的來到咖啡館,
除了端視每個人這段日子以來的境遇外,
同時也再次就該起死亡事件,有著不一而足的懺悔心情浮上心頭。
各個角色的談話間,我勾勒出幾個特徵,解讀如下:
*酒:幾個對話場景的主角,都脫離不了酒精的元素。
酒,最大的特徵,在於"亦醉亦醒"的狀態,
您永遠不知道酒後三巡的對方,所說的話,
究竟是酒後吐真言呢?還是藉酒裝瘋?
藉以強化著劇情的不確定性,
讓劇中金敏喜所飾演的作家、乃至於螢光幕前的觀眾,
在端視各人的言談時,多了模擬兩可的想像空間,
而這或也正是導演期欲達致情節客製化的小心機吧!
*已故之人:故事中反覆的提及劇團中跳樓自殺的人,
我的解讀是,其人就像是個鏡子一般,
讓相關人物回顧與她往來的記憶,
從中產生出愧疚的情緒。
但弔詭的是,人性中總是潛藏著自我防衛的心理,
是故即便深覺自己對於其人的死,需要負上相當的罪責,
但潛意識中,還是不免會希冀將責任歸咎給他人,
以自我感覺良好之姿,至少帶給自我活下去的救贖。
*恐懼孤獨:人性總是矛盾,既是害怕人群,卻有恐懼孤獨。
人群讓自我意識埋沒,孤獨卻又致使想法與社會脫節,
在物極必反的自然法則下,習慣著孤獨的人們,
終究又會開始期待著擁抱人群、找個人陪伴的願望。
於是乎,您或會發現,
許多彼此結合的情事,根本就不需要理由:
無須為結婚找理由、不必在乎喜歡對象的背景、
乃至於想要與陌生人同居,都沒有必要附加額外的藉口,
因為"孤獨要人陪",就是人際往來之間、最為充分的理由了。
故事的最終,眾人邀請一旁的作家一起加入談話,
象徵的意涵更為強烈:
作為一名旁觀者,無論在怎麼旁敲側擊的還原事件的全貌,
那終究只會是屬於作者個人的故事。
如何下筆更為傳神、更貼近真實,
終究還是得進入到各該人物的語境之中,
才得以窺得本來的面貌,變成為真正屬於他們的故事。
相仿的意涵,其實也可以反求導演,
不該讓電影止於觀眾的各自揣摩,
那終究只是每個人自己所認知的故事,
到底洪尚秀版本下的解讀詮釋為何,
似乎也應該走入劇情當中才對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