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交易員的告白"集合了好多位大明星,如凱文史貝西,黛咪摩爾等...

故事乃是描述一位被裁員的金融風險管理員,在臨走前,

交給了他的屬下一份資料,並吩咐他"小心點".

那位認真的下屬分析了一下那份資料,

赫然發現整個用來運作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公式,存在著致命性的漏洞,

該漏洞有可能在一夕之間,將整個公司的資產消耗殆盡,

他向上級通報之後,公司內部展開了一連串的因應對策討論.

  

很顯然的,這部電影某種程度,是用一種極其寫實的手法,

在諷刺2009-2010年美國所發生的金融危機.

整部電影沒有太多的外景拍攝,幾乎都是在辦公室內完成的,

而內容也泰半都是各成員間對於如何解決問題的言語攻防,

就娛樂性而言,顯然是少了那麼一些(畢竟有點沉悶),

但對於相關金融危機議題有興趣的,這部片會很有意思.

 

在這部電影中,會發現很有趣的一點設定,

那就是:金融從業人員階級越高的,

其實對於惱人的金融公式越不在乎;

真正讓他們重視的,是自家金融商品如何銷售出去而已,

即使該商品再爛,也必須不擇手段設法賣出去.

儼然已經將自己專業金融分析營業員的身分,

當作是一般行銷業務來對待.

換言之,這某種程度說明了一點,

就是每每在電視中看到那些甚麼分析師,

用著一大堆也許自己也看不太懂的數字與公式,

分析著金融市場的脈動,其實都只是個幌子.

他們所希望的,是去影響大眾買賣某些基金或股票的意向,

而數字本身只是增加自己的專業形象,數字本身根本不重要.

(這從很多自稱"老師"的股市聞人被逮捕入獄的理由,

就可以了解了...他們所做的,不是精確的專業分析,

只是邀大眾集資炒股的一種手段...)

  

記得以前跟個在上市櫃公司任職的父執輩談天時,

他提到常常都需要和一些財經雜誌的編輯群們餐敘,

以便聊一聊如何撰文來包裝公司,以維持公司股價的數字.

倘若金融商品也是相仿手法所包裝出來的,

一旦華麗包裝下,賣的是地雷般的商品,

當包裝卸下後,大概就是我們經常會聽到的"泡沫經濟"囉!

如果主宰經濟運作的人們,都抱持著如是的想法,

則可見的未來,諸此的金融危機應該會前仆後繼的發生吧!

 

很遺憾的,在電影的最後,相對比較有良心的金融從業員,

在面對黑心老闆的慰留下,答應繼續留下來,但說了一句:

我會這麼做(指賣了黑心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是為了錢,

而我會留下來,不是為了你,而只是為了錢.....

看來...華爾街終究還是難逃"金錢至上"的命定...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