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自我或社會事件的驗證,男性,似乎已被廣泛的定位為:

"說謊成性","常態出軌","腳踏兩船"等等對感情不忠誠的性格.

甚至演變出諸如"寧可相信世上有鬼,也不願相信男人的那張嘴"的極盡貶抑揶揄之語.

然而,我總認為沒有人會願意昧著良心處事,

換言之,當外界咸將某人評定為負心漢之際,

在其個人心中,絕對存在著一個可茲說服自己的理由,

使其能夠甘冒著道德眼光的譴責,持續的走著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歧路.

您或可說這叫做"自我合理化的藉口",

但對各該人等而言,無疑更像是一種"自我證成的理路".

對於本片,就我的理解,所論述的核心,大概就是這樣的男性心理解構吧!

 

本片為2017坎城影展主競賽片,

當中蘊含著編導洪尚秀獨特的個人風格,全片以黑白色調呈現,

儘管講述的是男女間的情愛糾葛,但劇中找不到任何激情的元素,

就是幾名主角間,不斷的談天,不斷的變換場景,

企圖在對話與場景交互交疊之間,建構出導演所期欲表達的情感意涵.

演繹的手法,與洪尚秀前一作品"獨自在夜晚的海邊 (On the Beach at Night Alone)",

幾乎可說是如出一轍,這種濃郁的風格堅持,就端賴影迷們是否有所偏愛囉!

以我的觀感而言,一整個觀影過程相當沉悶,

但結束的當下,又像是頓時懂得了甚麼,心下油然而生滿腹的感觸.

或只能以"相當特別且難得的觀影經驗"來形容吧!

 

單就電影所設定的故事而言(基本上總覺得電影故事根本不是重點...),

講述一名出版社的社長,與員工之間發生婚外情,

在該員工因故協議分手且辭去工作之下,出版社應徵了一名新的女員工.

不料在新員工第一天上班之際,元配前來出版社找尋小三的蹤跡,

誤將新人視為小三,彼此起了爭執.

之後,因著小三希冀重新回到社長懷抱,重新返回出版社工作,

索性與社長達成共識,既然元配已認定新員工是小三,

那就以辭退她來向元配表達忠貞,而自己再以重新招募的名義,

順理成章的再次進到出版社工作,讓彼此得以持續往日的戀情.

一年過後,當初被辭退的員工,再次來到出版社,但社長似乎對她已然陌生,

讓她頓時彷彿洞悉了甚麼,悵然的離去...

 

當中有段關於"為何活著"的對話,可謂之為貫串全片的核心:

按社長的語意,認為活著本身並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

畢經每個人誕生都是被動的,並非主動爭取來到世間.

因此,在被動的緣起下,只是藉由各種語言,也就是理由,

來編織出一個足堪讓自己繼續活著的願景,然後試著努力去相信,去實踐,

其與活著所期欲達成的本質,是可以截然不同的.

換言之,即便活著必須秉賦著真善美的理境,那也與我等無涉,

個人活著非為了達智理境而生,而只是在個人建構的願景之下,被動的延續生命罷了!

以愛情為例,愛情固然有著神聖的樣態,

但浮沉於愛情漩渦中的人們,愛情的作為,並非依循著其神聖性而行,

僅僅是立基在自我架構的模式下,不斷的反覆達致而已...

也就是說:個人層次的愛情,從來就不神聖,也不需要神聖.

這也或是為何存乎於男女之間,總是不免對愛情的態度,有著南轅北轍的評價:

女性,坦白說多數是相信著愛情的神聖性,

總是不免將諸如忠貞,專一等形而上的特質,加諸在彼此的愛情關係中;

相反的,男性只不過是在遂行自己所建構的愛情願景,

一旦願景因著元素變遷而有所更易,自然當初在感情中的專注,也將隨之而消散,

畢竟目的不同了,手段也該做些調整,這等心理素質,

無疑是讓男性能夠在遭到千夫所指的當口,尚且笑著流淚的正當性吧!

 

以電影中的社長為例,對於愛情,顯然有著一套既成的公式化進程:

在自覺與元配的生活激情不再後,選擇了尋求外遇的刺激,過程中或曾有過美好,

但屢屢一再想起家庭,想起了可愛的女兒,卻又感受到萬分的愧疚,

於是最終又選擇回到親情的懷抱...如此周而復始的展開其自我的愛情證成.

這樣的軌跡,得以從幾個交疊的場景中知悉,

對社長而言,外遇的人選根本不重要,小三只不過是相對於家庭的廣泛名詞,

其並非指涉特定的人選,僅僅是他所建構的愛情語境中,一個不斷可被替代的角色名稱而已.

這點可從社長忘卻那位曾經也可能成為其婚外情,但卻僅工作一日的員工身上知悉,

看著女員工不斷重複的說著相同的自介,而社長卻彷若第一次聽聞般,

便可知道小三是誰根本不重要,畢竟只是用以調節家庭生活壓力的配角,

更遑論要達到甚麼愛情的本真了.

 

說到這裡,不禁讓我想起了已故作家林奕含,曾在接受專訪當中提及:

"不是學文學的人,而是文學辜負了他們"

文人騷客,基於對文字的敏感,面對著感情世界,總不免建構出更高層級的願景,

許多甚或與愛情被賦予的本真相當,提升至一個幾乎不可觸及的境界.

在幾乎不可能實踐各該語境建構下的理境時,不禁開始迷網,喪志,

陷入到一種幾近非自我毀滅不得已的心理困境當中.

於是乎,從對愛情願景的失望,轉變至對性需求的渴望,也就更加的順理成章:

在愛情理境的諸種面向中,單單唯獨"性",

是得以在雙方交合過程,達到最高實踐與滿足的條件,

或也是那些希冀達致愛情理境的人們,所能夠完成的唯一層面.

性之所以成為愛情關係當中,完美實現與罪惡淵藪的雙重性,在此一端...

 

延伸閱讀:

獨自在夜晚的海邊 (On the Beach at Night Alone)--[心硯影評]--愛情的資格與代價

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語境下的情境解讀--[心硯時評]--這是個有愛在其中的故事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