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裡的兄弟姊妹當中,您是屬於眾星拱月、捧在手心上的心肝寵兒呢?
還是直接被無視、讓家族蒙羞的背骨仔?
依循著電影演繹的路徑,請您務必要相信的是:
不論面臨哪一種家庭境遇,始終都得理解父母對孩子無私大愛的初衷。
或許礙於社會約定俗成的眼光,或許難過自我所設下成王敗寇的成見,
然即便關懷的心不顯於外,但希冀為孩子鋪陳一條康莊大道的坦途,卻未曾改變。
陽光普照,意味著照亮晦暗罪惡的角落,
讓原屬邪惡之心靈獲得晨曦的救贖,這是普遍對於陽光寓意所認知的第一意象;
相反的,刺眼奪目的陽光,也宛若無數隻觀照的眼睛、期欲捕捉巔峰成就的鎂光燈,
無時無刻的監視著自己,督促個人必須始終走在至高點,
不容有鬆懈怠惰的一刻,令當事人頗有高處不勝寒的寂寥,繼而大嘆不如歸去。
對那些位處於上位的菁英而言,沒有人是天生好手,
無一不是歷經嚴酷的考驗,才博得當下堪稱傲人的成就,
人們往往只是欣羨期豐碩的果實,而未曾多加著磨其人背後係付出了多麼甚鉅的代價。
在不斷超越顛峰的同時,他們內心中所真正浮現的吶喊,往往不是再來更多不凡的成就,
而僅僅是給自己一處陽光無法照射進來、僻靜沉澱的角落,
使個人得以稍事休息、喘口氣再出發。
外人自以為他們所在乎的各種桂冠,或在當事人看來,
只不過是隨手可拋、棄如敝屣的無物,這無疑是片名所期欲界定的另種意涵。
陽光,並不總是溫暖,它同時帶來刺眼的不適,令人打從心底的試圖逃避。
諸如電影中所設定兩兄弟的極端角色:
哥哥乃典型社會眼光下的高材生,被父親視為唯一心肝寶貝,
但端看父親所給予的筆記本皆塵封不動,意謂他對父親的愛根本不屑一顧,
甚或認為長輩的悉心呵護,背後或只不過是督促其重考醫學系的陰謀,
咸將眾人關心視為荊棘,宛若耀眼陽光般的,讓人只想閉目養神片刻。
反之,從小不被父親承認、漫無生命目標的弟弟,
其實最是需要長輩們的指引迷津與溫馨擁抱;
無奈父親囿於社會普遍對於邊緣人的歧視態度,
致使身為至親、同樣未敢挑戰主流意識,對孩子置若罔聞,
即便底心下仍難掩身為骨肉之親的關懷,但那或也不過是亡羊補牢的遲來擁抱,
沒能在初始站出來為自己『不成材』的孩子仗義執言,就已經全盤皆輸了。
社會的集體聚焦下,對孩子們的成長,總存在著太多的資源錯置:
該適性發展的天賦,往往給予過甚的壓力,
致使將石磨淬煉成鑽石的期許,轉化成為玉石俱焚的毀滅性災難;
又該獻上溫暖擁抱、作為跨出正道第一步的平庸,
總是難免在次次的教育篩選中遭到揮棄,
在還沒能觸及陽光所照射進來的晨曦前,就已被社會所遺忘。
我們真還要被世俗功利視角所荼毒麼?
透過本片,不妨用心沉澱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