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擷取來源:台灣大學官網
前兩天在一位教授的臉書分享頁中,看到其針對台大居然將學校的全球排名,
特別製作一個宣傳圖示,放在官網首頁上的做法,感到相當的不以為然.
他覺得,整天將這些排名作為宣傳手段,到處要告訴人家:我們有多好,
深怕別人不知道似的,這就好像商店的行銷手法一樣,
儘其可能的要告訴大家自家的商品有多棒,
真可說是典型的買辦心態.
他同時認為國外真正被公認為世界首屈一指的一些學校,
哪一所整天在搞排名這回事,但縱使完全不在乎名次,
也絲毫無損他們在學術界的地位與成就.
說實在的,個人覺得,這也不單單只是台大的問題,
自從有了所謂的"五年五百億","全球百大"等大學卓越計畫後,
搶排名,爭學術地位,就已經成為所有大學的全民運動了.
(只是台大基於台灣第一的地位,經常被拿出來噹就是了...)
當然,立基在台灣人民普遍存在的經濟理性思維來說,
這樣的做法並沒有甚麼不對,
畢竟大學在少子化的情況下,要搶曝光,搶學生,
所以會強調自己在全球的"學術地位",
強調自家學府有多少SSCI,SCI的論文產出,
這一切,其實都合乎他們希冀招生極大化的目的.
換言之,如果招生的質量程度,就是台灣辦學的目的,
那麼,這樣的宣傳手法,基本上並沒有甚麼錯,
反而可能是相當有效率的手段.
然而,問題就在於:大學,除了招到成績優良的學生,
除了招生滿額之外,就沒有其他目的了嗎?
根據Michael J. Sandel的論點,他認為:
大學的目的,除了教學的功能之外,
其實還存在著培養美德的目的,
至於甚麼樣的美德,則是依各校成立的目的而有所不同.
(參閱桑德爾<<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縱觀美國許多名校,他們往往不單單希望學生僅止是成績優異,
有些希望學生養成體育專長,有些則希望學生培養美術技能...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可以見到許多美國的名校,
可能因著學生某項特殊的技能,就通過了他的入學申請.
又或者經常可以聽到美國的大企業,在進行員工面試的時候,
會問一些類似腦筋急轉彎的問題,
目的都只在於:希望能夠廣納更為多元的人才而已.
相反的,其實台灣也將美國的這一套多元模式,
完全複製的搬到大學入學申請這一環,
現在經常也會聽到,在申請大學面試的關卡上,
教授們不時的會提出一些無厘頭的問題,
但結果往往會發現...
那一些都只是幌子,最終還是學測成績定生死.
明著好像在測試學生的反應力與即席能力,
暗地根本就是在耍弄學生,莊孝維而已啦...
這種東施效顰的做法,
還真是不知讓人該笑或該哭.
綜言之,台灣現階段的大學教育,
主要的目的,就像職前訓練的職業介紹所一般,
在於保障您念了該校之後,
能夠找到個不錯的工作,能夠有飯吃;
我說過,這樣的目的不能說是錯,
畢竟人活著就是得吃飯,沒飯吃還真是不行.
但單純的或許只是希望,每個學校能夠將眼光放得更遠,
倘若能夠將學校的目的,跳脫出俗世的經濟計算邏輯,
以求達到某種美德的終極目標自許,
也許才能夠將學校的格局,提升到一個名留青史的境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