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女孩的瞎事X你中了幾樣? Facebook girls,you are outrageous!--YouTube

 

前幾天,看到同學在臉書動態中,抱怨去觀賞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展時,

自己在細細的觀賞藝術作品的當下,後面的人紛紛拿著手機猛拍,

接著不是欣賞眼前的鉅作,而是急著上傳臉書打卡,

這讓她不禁納悶:究竟是真正來看藝展?還是純粹湊熱鬧的居多?

  

這樣的感覺,相信有使用臉書的朋友,應該都能夠體會才是.

兩天前恰好網路上有人分享了上面那段影片,

用諷刺的手法,來嘲諷當今一般使用臉書者的百態,

基本上一點都不誇張,還挺貼切的!

 

我覺得,最初臉書官方設立所謂的"打卡"目的,

基本上在於"交流",這可分為二部分來談:

 

其一,就"人"的方面來說,當朋友在某個地點打卡,

目的在於告知周遭的朋友們,不妨到此相聚一下;

又或如果是自己欣賞的偶像或名人,當他打卡時,

也許是在號召粉絲可以一起過來共襄盛舉.

這也正是許多餐廳會祭出打卡送優惠的緣故,

目的希望能夠吸引更多顧客的朋友們,一同前來消費,

換言之,這可以說是一種人際圈中,彼此"交流"行程的工具.

 

其二,就"地點"的方面來說,幾乎每個餐廳或景點,都設有打卡點,

目的乃希望曾經到此一遊的遊客,能夠打卡並評論下該地點的特色,

以便當之後有人想要前往該地前,能夠有著基本的評論可茲依循,

這可說是一種評鑑景點的訊息"交流".

  

原則上,這樣的立意良好,有那麼點像是維基百科的概念,

任何人都可以對各個景點做出評論,

而評論的總和,便可望匯集出一部最龐大的旅遊索引...

無奈的是,現在所看到的打卡景像,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或許因著打字太多不易輸入,八成以上的打卡沒有附加文字敘述,

僅僅附上了幾張照片,而就照片的比例中,

一半是美食照,另一半則是那種人頭大大的自拍照,

究竟打卡秀得是景點,還是您個人,已然已經分不清楚了!

其實感覺到比較可惜的是:

臉書正如其名,儼然的讓人們越來越趨向於表象化了,

人們漸漸的不在乎存乎於內在的事物,

一整個心中所想的,只是盡可能的秀出自我,宣揚自己那表象的人生.

就像我在臉書頁對同學那抱怨藝術展的動態頁回應,我說:

"打卡文化"已經變成一種典型"看熱鬧,不看門道"的最佳詮釋,

現代人不在乎看了甚麼讓自己有收穫的內容,

在意的,只是深怕別人不知道他來看了哪些東西,參與了哪些活動,

這樣的表象著重,無疑的是何其膚淺的.

 

臉書呢...就我看來,至少造就了三種現象:

1.偽名人效應:經常可以在臉書上,見到很多人喜歡將自己一天的行程,

全部化成動態訊息,告訴所有的人,包括三餐,中途休息,睡覺....

幾乎所有的行程完全曝光,

然後在大家按讚的過程中,享受那種當名人的滋味.

但我覺得大家或許更想說的是:你的行程干我們啥事阿?

2.自戀效應:這種效應通常發生在女生當中居多,

還真的是沒事就拍照,到處拍,就連到廁所也不放過,

但唯一沒變的是,不論拍照所敘述的主題是甚麼,照片格式卻都是同一,

就是以人為主體,反正怎麼拍都是自己那大大的臉就是了,

明著好像有很多生活訊息要告訴大家,

事實上只是一再重覆的用同一張臉來讓大家視覺疲勞而已.

(這種通常又以"自以為美"的女生居多)

3.假民意效應:在臉書成立粉絲頁很簡單,任何人以任何名義都可申請,

這也造就了許多人喜歡把各式各樣的議題,訴諸"臉書民意"來自決的現象,

往往成立個臉書頁,匯集到了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按讚,

就以為自己的訴求已經獲得了多數的贊同,

可以往往網路和現實存在著還不算小的落差,

當這樣的網路民意,想要進一步付諸實踐時,

會發現,當初的一呼百應,只不過是海市蜃樓而已.

(像先前有學生發起過淨灘活動的粉絲頁,當時幾萬人按讚,

看似相當熱絡的響應,最終到了約定日,只有發起人自己參加,

形成:萬人響應,一人到場的尷尬場景)

綜合上述三種現象,歸納起來,其實可以一言以蔽之,

那就是:自我感覺良好....

 

PS:今晨又看到這則關於臉書打卡的新聞,只能說真是無言了...........


中天新聞》撞到「掰咖」 女騎士:好久沒車禍 來打卡----YouTube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