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_IMG_台南女中人文社科論文發表

第二年擔任南女的人文社科教程老師,終於又到了他們年度的成果發表時刻,

不同於去年類似大拜拜,交流觀摩的發表模式,

今年主持這個計畫案的助理學弟:

告訴我們因應與他校競賽的需求,

(我看又是和推甄或申請入學有關吧...)

這一次需要給予每一篇小論文一個分數,以便分個高下,

他也自言,雖然很殘酷,但實在是沒辦法的事...

  

這個星期回到家,恰好爸爸也有一個家教學生,

本周要到他校參與論文發表的觀摩,所以向他調課,

爸爸說起他的學生是甚麼"人文...資優班?",

我回答:是不是"人文暨社會科學資優班",爸爸說好像是,

這才發現,原來現在幾乎每個學校都搞出這麼一個班級阿,

除了過去的數理資優班,語文資優班外,

連社會科學都來個資優班...顯然招生意義大於實質,

因為我一直覺得:

在社會科學領域中,沒有甚麼資優生,抑或者說,

根本就不需要資優,需要的,

只是一份熱忱,一份對人的觀察與興趣...

因為人文社科所能帶給我們的,

完全不是數量上(財富或分數)的價值,

可貴的是一份說不出的心靈滿足.

 

當我大略看一下幾篇高中生所撰寫的小論文後,

裡面細膩的寫作方式,以及有條不紊的娓娓道來命題推衍,

一點都不輸給許多政治學會論文發表的論文品質,

由此,也再次論證了自己上述的說法:

研究人文社科,只要存在的那一份熱忱,

縱使是高中生般的程度,也能夠撰寫出一針見血的時事針砭;

相反的,對照有些純然混日子式的所謂研究生,

空有著華麗的學位稱謂,但華而不實,

寫出來的論文,不過就是資料蒐集與文字堆砌,

沒有靈魂,缺乏新意,

癥結點,大概正是缺乏著那一份對人的熱忱.

(這樣的人,在社會科學院實在是多不勝數...)

  

既然如適才所說,研究人文社科最重要的,就是熱忱,

而當初這個大型的國科會計畫(高中人文社會科學課程...),

目的正是為了提升高中學生對於參與社會的興趣

(說實在,現在沒有了公民道德課程之後,

普遍高中生對於社會時事,感覺上還真是興趣缺缺...)

那又為何走回了為評量,為考試的老路呢?

有了評分,有了較量,就會有輸贏,

贏家自然可能繼續樂在人文社會領域中研究,

但輸家卻可能早早的就選擇退出該領域的行列,

(畢竟,那種輸的感覺,就會令人氣餒,連帶著熱忱也會被澆熄..)

這顯然不是社科領域所樂見的:

社會科學的終極目標,是希望社會上每一個人,

都能夠參與到這個學科的討論當中,

才能在彼此的意見交換過程中,止於至善.

倘若只是為了個升學的競爭目的,

就讓這樣希冀誘發學習興趣的課程,重新走回了類考試的老路,

這豈不是和當初的立意,完全背道而馳了麼?

 

唉...只是很無奈的是,人終究還是活在現實面,

上面這樣交代下來,身為評論人的自己,

也只能夠殘酷的打上分數,分個高下,

這還真是身為人的無奈阿...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如石硯 的頭像
    心如石硯

    [心如石硯]yen&chi的攜手足跡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