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家中外勞無預警逃跑的時候,
(據說她逃跑是為了追求更高薪的工作...)
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全能外勞與孝道傾圮相關性的文章,
(這篇文章因私人理由已刪除...)
當時記得有一天,
該篇文章忽然出現大量facebook按讚的情況,
那時候很納悶,想著:那是一篇探討家事的文章,
怎麼會有那麼多人分享出去呢?
後來今天才知道,
原來該篇文章被分享到"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的粉絲頁,
似乎是用來作為探討外勞在台灣被歧視,受到不平等對待的情況.
當然,自己對於每個人的言論發表都予以尊重,
不過呢...我一直都覺得很多所謂打著人權大旗的團體,
似乎都有無限上綱的趨勢,廢死團體如此,外勞人權團體亦乎如此.
怎麼說呢?這就要從分清楚"歧視"與"雇傭"的差異性談起.
記得以前指導教授曾經對我們舉過一個例子,
他認為每個人或因著不熟悉,抑或真有歧視的意味,
或多或少都曾有過歧視性的心態.
在美國,有些洋人看到一群老中或老韓聚會,就感到不舒服,
總覺得他們似乎在謀畫些甚麼事情.
相仿的,在台灣,當我們看到公共場所聚集著很多外勞時,
總是潛意識中,會不自覺的與"犯罪"作若干程度的連結.
這的確是一種歧視,一種對於不同種族間的優劣性歧視.
在不存在任何利害與利益衝突的情況下,
就對於不同種族有著程度上的厭惡感,確實是種不可取的歧視.
倘若這些團體訴求的是去除這般的歧視心態,
給予外勞一個平權存在於台灣的空間,這我倒是頗為贊成.
然而,當雇主在評斷家中外傭的不是之處時,
個人認為此時將人權的大帽子扣上去,
變成任何的批評都成為一種歧視,說實在的並不公平.
因為此間存在的,是一種金錢的雇傭關係,
外勞仲介抽傭合理與否,那是另當別論,
但對雇主而言,今天花了錢,
自然就期待外勞能夠做好該做的事,服從雇主所叮囑的命令.
(有些命令是為了老人家的安全,需要絕對的服從...
ex:像自己先前一在的囑咐家中外勞,沒有其他家人帶的情況下,
不要帶著年邁的老人外出散步,以免發生跌倒的意外,
但家中那外勞把話當耳邊風,依然故我,虛應故事....)
而與外傭同住在一個屋簷下,
也必須歷經生活習性差異的磨合;
這些都不是那些空口說白話,呼口號的人權團體們,
所能夠解決的個別事件.
在僱傭關係中,就好似大家在工作中有頂頭上司一般,
上司自然的會對下屬有所要求,難道據此就是一種歧視嗎?
要求僱傭之間有著身分上的階級差異,難道就是一種父權思維嗎?
我深不以為然就是了.
有時候,這也是為何批評廢死團體的廣大民眾,
通常都會以"等您們成為受害者家屬,再來談廢死與寬恕的問題",
來反駁他們那宗教慈悲式的論點,
因為沒有身受其害的深刻體悟,
的確是無法了解其中的椎心之痛.
相仿的,家中不曾請過老油條的外勞者,
也絕對不可能理解箇中的辛酸與無奈....
簡直就是花錢找罪受...
綜言之,空口說白話的人權呼籲誰不會,
但人權問題在乎的是理性的論辯,
而非預設所欲捍衛的群體皆是被迫害的一群,
處處檢討的,都是別人的不是之處,
稍事有要求的管理模式,就一股腦的認為是雇主的無良,
那未免也太過了吧~~
(簡直就是得了被迫害妄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