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上述新聞已經發生有一陣子了,現在拿出來做個引子:
前一陣子義守大學的宿舍發生網路在深夜斷線的情況,當時引來了學生們大聲的鼓譟,
此場景被住宿的同學拍了下來,傳到網路上,成了新聞.
在採訪中,有學生提到期末到了要趕報告,沒網路要怎麼寫報告呢?
這不禁讓我想到碩班指導教授在前些日子於FB中提到:
google搜尋引擎成立十年了,現在回想起來,
已經很難勾勒出過去在沒有網路搜尋時代中,
大家是如何完成論文寫作的呢?
(這當然是一種反諷,諷刺現在的報告或論文,
根本都是在網路上剪剪貼貼而成...)
對於這種現象,自己也是深有所感,
除了經常發現自己的時事評論文章,
被未註明出處的貼到對岸的論壇外;
記得有一次,還有一個高中生,留言問我能不能用某篇文章當學校報告,
並希望我能夠解除鎖右鍵的設定,讓他可以複製貼上...
當時,我只有無言的告訴他:
要拿去用沒問題,但至少自己打個字吧!別用複製貼上的便宜行事...
在論文的領域當中,諸此的現象也就更為頻繁了,
除了經常發現某些引用不知已經經過幾手的引用,
甚至出現引述錯誤的地方,居然還都完全相同....
真可謂天下文章一大抄...
另外,論文寫作更常出現的情況,
便是標註了一大堆自己根本沒有看過的相關文獻,
純粹只是在網路上搜尋得來,用以增加論文的學術性而已.
而這一些,似乎都是在搜尋引擎出現之後,才有的變遷吧!
隨著搜尋引擎的日趨興盛,學歷也變得越來越不值錢,
我相信兩者之間,絕對存在著相當密切的關係.
在搜尋引擎的年代中,大家學會了便宜行事,學會了拼裝各家的想法,
但往往卻忘卻了開創自己的見解,與訴說一己的觀點,
當代的論文,多的是文字與文獻的堆積,
有些人甚至連一本書都沒有仔仔細細的閱讀過,
便完成了研究所的學業.
然而,往更高深的求學道路前進,文憑固然是目標,
但更重要的,是真真正正的靜下心來,
好好的針對一個命題,寫下自己獨立思考後的想法,
才是研究目的之所在.
恩...或許要回到"前google"的時代已不可能,
但要改變因之而來,便宜行事的學習態度,卻是垂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