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生死線.JPG

究竟"複製人"與"真人"的差別在哪裡?

生理上?心靈上?精神上?乃至於道德宗教層面?

這個問題,自DNA生物序列解密之後,便一直廣泛的被探討著。

期間以此為主題的電影多不勝數,但泰半不是陷入虎頭蛇尾的窘境,

便是流於道德倫理方面的訴求,

直陳生物複製科技將帶來無可預期的災難性後果。

 

難得的是,本片將前述所論及的各個面向融合,

以深入淺出的立論,清晰的將複製人的議題做了系絡性的演繹,

並且不同既往的,給予happy ending的結局,

讓人們對於複製人的科技發展,多了幾分光明的想像。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敘述某個研究大腦移植技術的公司,

希冀研發出一套大腦移植技術,得以讓戰場中喪命士兵大腦意識,

能夠在死後完美的移植到人造大腦,延續其"生命"。

(目的或許是為了讓家屬有些許的安慰吧!能夠讓士兵以另種形式"活著")

然而,主研究者科學家威廉總是功虧一簣,

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完美的植入人造腦後,

當事人因為無法接受自己成為機器人,引致最終自爆收場。

失望之餘,讓威廉希望來場全家度假活動,沉澱一下失落的心情。

 

沒想到,一場本該快樂出遊的旅程,最終居然成為生離死別的不歸路,

一行人遭遇車禍,三名孩子與妻子當場死亡,讓威廉痛不欲生。

此時,他突發奇想,靈機一動的找來公司另個複製動物的負責人艾德,

希望與艾德聯手,由自己負責大腦植入,而艾德則讓家人的身體再生,

分別從生理與心理雙重面向出發,創造另一組屬於自己的家人。

可惜,用來重製身體的培養艙數量不足,

致使威廉只能忍痛捨棄讓小女兒柔伊再生,

僅保存她的大腦記憶,以備不時之需。

同時為了做到天衣無縫,其同步重組了其他家人的腦內記憶,

將其中有柔伊的記憶悉數抹去,彷若其人不曾存在過一樣。

 

重生實驗的結果相當成功,三名家人都順利的死而復生,

但不料大女兒仍然對當初車禍的印象記憶深刻,

為了再次拭去記憶,威廉重新操作實驗儀器,

卻被妻子目擊,只好坦承一切。

妻子最初無法接受事實,但為了家庭的和樂,

選擇守住秘密,不讓孩子們知道。

無奈艾德與威廉種種詭異的舉措,引起了公司高層的注意,

在發現兩人成功完成複製人實驗後,逼迫威廉交出相關研究成果,

以作為國家軍事上的用途,用來製造精銳的複製人部隊。

 

或許威廉早知道會演變至此,因此早預留了後路。

從家人復生的過程中,他了解到何以當初人工腦移植之所以失敗的原因,

在於當事人潛意識認為自已擁有一副血肉之軀,但醒來發現是機械身體後,

感到無法接受而抗拒,才會屢屢落入失敗的窘境。

因此,他決定複製自己的大腦,

讓自己在完全知悉即將植入機械身體的前提下,

進行大腦移植,繼而創造出另一個機械人的自我,協助其智取退敵。

 

不過呢,結局可以說是完美的。

威廉重新返回實驗室,將小女兒柔伊給複製回來,

家人們在知道一切真相的情況下,也歡喜的迎接柔伊回家。

而與之為敵的公司高層,則是在機械人威廉的帶領下,

來到了富豪之都-杜拜,開始推廣自己的複製人技術,

讓那些重重老矣的富豪們,得以重新延續生命,享受人生。

 

之所以對本片報以激賞的掌聲,

乃在於其將複製人的"生理"、"心理"、"以及"感情"層面,

做了清晰且融合性的疏理,在思考複製人何為時,

有著更為真實的具象描繪。

首先,生理和心理如何取得協調,是產出複製人的第一道關卡:

就像是棒球投手的Tommy John韌帶手術一般,

從另一隻手臂移植過來的韌帶,

起初感覺完全不像是自己身體內的元件,無法存有當初的靈活度;

必須得經過近一年的復健,讓手臂與韌帶相互適應之後,

才能回復到既有的投球威力。

複製人亦乎如此,每一副身軀之間必然存在差異,

如何將同一組腦內意識,移植到不同的身體(乃至於機械)當中,

讓他逐漸認同並適應,以致於潛意識內都知悉自我當前的身體狀態,

本身便是相當艱鉅的工程。

 

繼而,解決了身體與心靈合而為一的首要任務後,

如何去理清楚與複製人之間的感情要素,則是另個重要課題。

一般而言,每每在論及類似議題時,所遭遇到的困難,

咸是來自於道德與宗教上的批判阻力居多。

人們總是免不了的認為,

複製人就和喙養家畜的情況相仿,產出的是不分你我的同一物,

目的皆是功能性的存在,而非像是真人一般,自身即其目的。

換言之,複製人往往不被珍惜,而是被做為某種特定的功能運用,

諸如電影中研發公司本意係想將技術卓越的士兵,

複製成為無敵軍團的軍事用途;

抑或是在許多科幻劇作中,將複製人作為器官農場,

以備原型真人的不時之需。

綜言之,製造的目的,都是為了使用,

複製人本身是不存在主觀意識與自主行動權限的。

 

但倘若我們願意從正面的觀點看待複製人,

他們在歷經身心靈合一後,從各種身體與心理機能析之,

其實都與當初的原型毫無二致。

那麼,究竟是甚麼要素,

可以讓他們跨越複製人與真人的那道藩籬呢?

答案,其實就是"愛"。

一如電影中威廉妻子所說的:

"對你而言,我們難道只是神經化學、電子路徑與數位符碼嗎?

 錯了,你眼前所擁有的,是愛你的孩子、以即仰慕你的妻子。"

愛,讓一個從科學觀點析之的軀體,

可以進階為具有靈魂的真實個體。

相仿的,即便其後她們成為複製人,但心中存有的意識,始終如一,

她們基本上與當初的真人是沒有任何差異的,

唯差別在於:做為創生的威廉,是否願意接受她們是真人的這個事實。

一旦突破了如是的心防,懂得用原初對待家人的愛,

去面對眼前自己人造出來的幸福,

則縱使起源是複製,亦可以一本初衷的延續未完的快樂詩章。

 

綜言之,還是得一再重申的:

"人之所以為人,在於其本身就是目的,而非一種功能性的產製。"

唯有科學家們懂得這個做為人的定義,

在未來複製人的發展,才有機會走在一條對的道路上。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