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子.JPG

科幻電影往往是驅動科技前進的原動力,

回想從過往到今時的科幻想像,細數還真有不少已經實現的案例,

諸如星際大戰與星際爭霸戰(銀河飛龍)的「全息影像通話」,

關鍵報告的「無接觸螢幕操控」,乃至於機器人電影宛若真人般靈活的姿態,

在當代的現實世界中,似乎都有遵循想像理路的成果浮現。

若要說還有什麼樣綺麗幻想等待著人們去努力,個人認為,

從秦始皇年代即希冀達致的「長生不老」,可能就是個即將兌現的想像。

 

 

從類比到數位的演進技術,科學家們顯然已經懂得將混沌未明、無法系統化的訊息,

做出井然有序的排列,致使瀕死狀態下所謂的「浮光掠影」,

那種回顧人生大事紀的情事,

渴望在數位化的技術中,進行有條不紊的排序,

原原本本的還原一個人的此生,像是傳記電影般的完整存錄。

在此同時,假若同步導入生物儲存技術,將人生序列存放在硬體空間,

則等同將其人封印在當中,期欲重返人世,差別或只在於一個宿主的契機。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而電影正是由此發想,為了讓逝去的孩子重新回到自己的懷抱,

作為母親的心理醫師,湊巧的找到可移植記憶的瀕死者,

在植入孩子的記憶後,瀕死者雖然回復意識,

但卻因兩種記憶在腦中相互激盪,開始懷疑起自我的身份。

為徹底的抹去其記憶,讓兒子原原本本的回到人世,心理醫師進行多方微調,

從而在其中誘發瀕死者本我與入侵記憶兩造間的對抗,

最終沒有意外的,本我終究還是戰勝了...

 

坦白說,人的存在目的究竟為何?

相信是電影中所期欲論辯的弦外之音,

瀕死者有著殷切期盼父親歸來的女兒,還有關心著他的摯友;

相對的,心理醫師的孩子不但造成妻兒的畏懼,

從演繹當中,不時透露著家暴因子的他,

或許除了慈愛始終不變的母親外,根本沒人希冀他再次復生。

據此,兩相比較下,當兩個記憶在同一個宿體內爭奪主控權之際,

少了那份家人的期待,也許正是最終敗下陣來的原因吧!

 

儘管人們總是不斷的強調,自己是生命的主宰者,

然而,沒有著周遭親友定義下的自我,還剩下些甚麼呢?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