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的,蝙蝠俠系列作品中,
小丑一直是唯一最棘手的勁敵,沒有之一,理由何在呢?
猶記得在電影「黑暗騎士」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是阿福向布魯斯韋恩所告誡的
「這世界上有人就是喜歡製造混亂,
像小丑這種人你無法用社會常理來判斷…」
言下之意,其認為小丑係屬於與生俱來的窮凶極惡,
因著無法溯源的惡,自然也就理不出有跡可循的脈絡,
解不開其心下罪惡的死結。
對照著小丑對於蝙蝠俠的觀感,
其總認為兩者係屬於同一類型的「怪物」,差別僅在於:
蝙蝠俠囿於同年父母遭歹徒襲擊身亡的陰影,
對於法律上所界定的惡徒,存有著去而之後快的偏執;
而小丑則在底層環境中成長,
看盡上流社會所顯露出的貪婪與豪奪,
希冀透過混亂打破既有秩序,
以期在新的世界中取得重新制定倫常的話語權。
換言之,在小丑的眼中,
蝙蝠俠僅僅捍衛了上層階級的權益,畢竟法律是為該族群服務的,
自然在行為上遵法的結果,就是為特定人來伸張所謂的公里。
倘若蝙蝠俠的正義得以被認可,
則小丑所自認為是底層階級的使者,
為廣大迫於生活無奈而不得不起身蹈法的族群身先士卒,
則在他們那些人的觀感中,他或許也是另種「正義」的使者。
顯然,對於小丑而言,正義是一體兩面的,
守法與觸法之間,好人與壞人之間,善良與罪惡之間,
總之凡是只要存在的對立面的命題,就不該有定於一尊的「正義」。
由此析之,在阿福與小丑兩種對社會抱持的觀點中,
我們不禁發現一個耐人尋味的解答:
那些漫畫中的超級英雄,其懲奸除惡的作為期欲臻至普世正義的殿堂,
很抱歉,做得再怎麼公正客觀,永遠都無法達至理境的目標。
因為在對立的世界中,縱然符合了最大多數人的正義,
總還是會有極少數者未能顧及,若想實踐絕對的正義,
那麼,在善與惡之間的界線,就必然得是涇渭分明的絕對,
畢竟有了絕對上的惡人存在,則所謂的「正義之師」才得以師出有名。
顯然小丑在整個蝙蝠俠的系列中,所扮演的,
就是這般使蝙蝠俠的私法正義得以獲得正當性的關鍵元素。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然而,電影所鋪陳的小丑生平,卻顯非如此。
小丑乃從底層社會出發,是一個侍親至孝的孝子,
卻歷經遭到諸種社會歧視,復以發覺自我不時陷入哀怨妄想的由來,
竟是遭到養母從小家暴的結果,致使其決定用弒母這般大逆不道的行徑,
與這個自以為正常的社會秩序告別,從而走上成魔之路。
適逢高登市陷入到罪惡的淵藪,上下階層間的鬥爭日漸加劇,
使其有了行動的正當性,加入了頭戴小丑面具遊行示威、顛覆政府的行動行列,
期待重新打造符合從其階級觀點出發的新秩序。
從不少影評人以貧富差距、1%與99%、社會集體原罪的角度評析本片,
就可看出其劇情下所展露出來的對立態勢,是相當清晰的,
彷若將小丑的惡貫滿盈,
歸咎社會所給予無盡的欺凌、蔑視、霸凌、以及對精神患者滿帶著歧視眼光的無視。
或許從任何一個罪犯的傳記電影來看,如此的劇情鋪陳係屬合理,
但就一個為了帶出超級英雄絕對正義的小丑其人而言,這樣的基調,
反倒顯現出蝙蝠俠所希冀捍衛的社會秩序,是多麼的無情,
某種程度也給了小丑顛覆體制的正當性,
讓其在帶領著罪惡再臨高登市的過程更具有說服力。
不覺得本片中的小丑不僅毫無惡人感,反倒還使人覺得有點可憐麼?
假若陷入到這樣的情緒之中,就代表著其與原創所期待小丑扮演的角色,
是相互悖離的,他或許是一個惡人成魔之路的刻劃,
然遺憾的是,這個描繪的對象,
怎麼看都不是蝙蝠俠故事下、那個用以成就正義之名的小丑。
衍伸的來看當下的政治局勢,某種程度也符合著如是的情境。
每到選舉時刻,各陣營總會喊出諸如「XX贏,台灣才能贏」、
「中華民國保衛戰」等芒果乾的口號。
您或會覺得奇怪,
這不過就是一場人民投票選擇行政官僚的活動,甘國家存亡何干?
確實,本來就沒有相關性…
但為何各陣營總是樂此不疲地作此政治操作呢?
很簡單,因為各口號都是包裹著自我立場的糖衣毒藥:
喊著台灣贏,其終極目標,
就是希冀讓台灣成為獨立的國家,但他們不期欲將心底話露出,
因為台獨無法獲得多數國民的認可,
因著以陳義更高的「台灣贏」來跳脫出統獨的對立面。
相對的,講著中華民國勝,心中想著的,
是維繫中國固有的道統,但緬懷中國想當然不可能獲得民眾青睞,
是故將立場提升至更抽象的國家目的,
寄望可以說服大家投下神聖一票。
換言之,每個陣營心中想著的,是將原本相對的對立面,
透過形而上的認同感,讓競爭成為一種絕對,
一種宛若蝙蝠俠與小丑、善與惡的涇渭分明,
藉以將對手打成窮凶極惡,來訴求自我捍衛全民的正當性。
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操弄?
還是政治上真存有著絕對的是非之別?
相信大家心中自有一把尺,我不予置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