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X戰警系列過於完整,
已然將變種人的素材都已詮釋得淋漓盡致,
要再有什麼令人耳目一新的突破,殊是不易。
但打從本片的首支預告公布(大約也有兩年了吧!),
當中揚棄強調絢爛能力對決的慣習,
將變種人系列朝向恐怖驚悚風格拍攝,
讓人引頸企盼能夠帶來什麼新氣象,可惜多次延宕發行的結果,
並不是像好酒般越沉越香,而是變不出新把戲,落入俗套的泛泛之作。
猶記得第一次看到預告時,講述的是一群未知自我能力的孩子,
被收容至一處醫院療養,園方看似立意良善,
但實則包藏禍心的將之當成是實驗的對象,甚或有意殲滅各該孩子的天賦。
對照實際的正片,大抵上故事的發展系絡相仿,
但反派的梗卻藏得不夠深,從開場就讓人看出背後不單純的動機,
使電影的演繹毫無張力,復以當中主角的X秉賦也沒啥特殊的新花招,
全片在了無新意之餘,更像是部成本不足的閹割版X戰警系列。
當然,電影總少不了特異功能的討論,
就像武俠小說般,人們熱衷於主角間的武功較量,
就我的觀點而言,發自內心的技法必然強大於外在有形攻擊,
否則擅於「讀心術」的X教授就不會成為眾家變種人的精神領袖,
但比起X戰警訴諸灌輸正向能量與操縱心智更略勝一籌的,
則是喚醒人們底心下最深層的恐懼,一如電影中主角所具備的能力。
人生在世,遺憾情事在所難免,當遺憾深沉至難以存續,
縱然存有莫大的超能力,也免不了受其擺佈而亂了方寸。
一旦往昔的不堪一一被挖掘,
強迫著自我重新面對最不希冀解開的心結,
任何再強的稟賦,都將被壓抑至極。
類似的觀念,其實反覆的出現在相關電影中,
最為人所廣知的,就是星際大戰「黑暗面」的概念,
當自己無法克服成長期間所積累的恐懼,
當恐懼最終成為自我心志的主宰,
則縱然修煉進階為絕地大師,或也將一夕成魔,遁入無以復加的深淵。
換言之,倘若期欲抵抗這最強大的黑暗勢力,
如何讓內心了無遺憾的處世,
當遭遇到種種不愉快的記憶時,得以在當下妥適的化解,
避免負面情緒的累積,才是對該技法免疫的解方。
當然,說易行難,要不是黑暗面總主宰著你我,
想必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以此為題的電影產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