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臉書的動態頁面,經常被友人的10年照片對照洗版,
本想著大家怎麼都不約合同的緬懷起往昔的舊時光,
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社群網站近期所興起的分享活動#10 years challenge。
適逢在此時看到深田恭子所主演的日劇"初めて恋をした日に読む話",
看著劇中恭子稚氣般的笑容依舊,
仿若凍齡般的,將臉上的歲月停留在甫出道之際,
想想,從"神啊!請多給我一點時間"1998年推出迄今,已經超過20年了耶!
特別做了時下流行的恭子照片對照,挑戰的是更為進階的#20yearschallenge,
看來,要說深田恭子是日本的潘迎紫、趙雅芝,應該沒人會否定吧。
本片頗有讓男觀眾們懷念著記憶中女神的意味,
單單深田恭子與安達祐實兩大少男女神的組合,就足以令人引頸期待。
主題則以日本所擅長描繪的職業現場為宗,
演繹升學補習班老師所遭遇到的生涯發展,
再搭配上老同學、同事、以及學生之間的三角愛情習題,
面面俱到的劇情架構,讓本劇集成為2019年不容錯過的作品。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首集故事敘述在高中時期品學兼優的資優生順子,
在大學聯考中未能考取第一志願東京大學,遭到父母無情的責難,
自此人生陷入一次次的挫敗,舉凡愛情、事業、家庭,幾乎無一順遂。
從人生勝利組雲端跌落至谷底魯蛇的她,
只好委身在一家升學補習班,擔任一對一指導教師,
但在招生業績不佳的情況下,面臨著解雇的危機。
有一天,補習班來了一名政商名流,
他帶著不成材的兒子匡平前來,希望補習班可以協助他努力上進。
順子想到了自己的境遇,真心覺得倘若當年自己叛逆些,
不去聽從父母"先讀書,後享樂"的建議,或許如今的一切會有所不同,
其因而當面鼓勵匡平,應該勇敢的做自己,
不要任何事都被父母所安排與擺佈。
這話講到了匡平的心坎裡,讓他決定聘請她做為自己的家教老師,
協助自己朝著第一志願東京大學的目標邁進。
從首集當中,至少就有兩個情節讓人很有感:
首先,是順子對於人生當及時行樂的一種感慨。
相信大家在求學階段,都該聽過師長提到:
"現在稍微忍耐一下,先將玩樂與戀愛放一邊,全力衝刺課業,
等日後到了大學,想玩甚麼還怕沒有麼?"
在上了大學以後,多數人便會逐漸的體認到,
這段勵志的話語,根本就是唬爛成分居多...
箇中的失落,是非常深沉而抑鬱的,
畢竟青春無法重來,當我們將所有年少精力都耗費在書本之中,
未能在該體驗人生各階段美好的時候,適性的去享受青春,
一旦最終所獲得的果實不盡如想像般的完美,
屆時回頭一望,年華早已逝去,
想再重返年輕人般的激情,已經回不去了...
當然,人生在世,本就不是全有或全無般的極端,
各個階段都該求取像是職場一般、工作與生活上的平衡,
一股腦地投身在某個場域當中,讓成長失衡的結果,
當劇本並非依循著自己心之所向前進,
就會像劇中的順子一樣,悔不當初。
好像再談一場戀愛,好想再衝動的做些離經叛道的行為,
但這些年少輕狂,都不會再是一個被尊稱為歐巴桑的身分,
所應該去縱容自己的舉措。
其次,劇中匡平一番忤逆父親安排的言談,也頗發人深省。
年輕人難免血氣方剛,對於長輩的安排,總是嗤之以鼻,
期待著人生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
因而下意識的會去抗拒來自長輩的一切教誨。
但...這截然叛逆的結果,真的合乎自己所想要的自由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因為在父母說Yes、自己回答No的過程中,
其實等同於也是圍繞著父母的意見在作為。
如何辨別下意識抵抗與自由意志之間的差異,
成為正值懵懂少年時期的重要課題。
畢竟,唯有真正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甚麼,
才能在努力走過之後,無論結果為何,也不會留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