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克爾克大行動】中文官方主預告,7月20日(週四) 存活就是勝利--YouTube
繼"星際效應"(Interstellar)後,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終於又推出新作品,
猶記得上回到電影院觀賞星際效應時,
寶寶都還在媽媽的肚子裡呢,如今已經兩歲有餘.
本以為沒機會觀看"敦克爾克大行動",結果恰好近期有個週間放假的機會,
也許幸運的可在第一時間欣賞到這部令人期待的年度大作也說不定.
從"記憶拼圖"到"敦克爾克大行動",
諾蘭導演非但在電影詮釋的技巧上,每每有著令人嘆為觀止的創意;
在拍攝的題材上,更是次次都有著耳目一新的風貌:
"記憶拼圖"的"倒敘法",讓人有著倒吃甘蔗的快意感;
"頂尖對決"中鋪陳"複製人對上雙胞胎",更在當時ptt電影版中,洗版了好一陣子;
"黑暗騎士",重新詮釋超級英雄的人性層面,
讓人們體悟到英雄電影原來也能如此寫實貼近心靈;
"星際效應"則是在時空交錯的科幻題材下,涉入了濃厚的親情元素,
影迷在絢麗的聲光效果之餘,尚能因此留下感動的淚痕.
基此,"敦克爾克大行動"能夠帶給大家怎麼樣的嶄新體驗,令人期待,
畢竟相較於先前的諸部賣座影片,戰爭電影要拍得出色,顯然難度門檻是更高層次.
端看"敦克爾克大行動"的史實資料,說著正是因為該次的成功撤退行動,
方得以讓英軍重新蓄積實力,最終才有著名的諾曼第登陸的戰役.
這說明著的重要事實是:
成功,該是從時序上來看的,或許有種陷入到結果論的窠臼,
但確實在時不我予,形勢比人強的情況下,
一時的撤退,接受眼前失敗的事實,或也不失為一種交戰過程中的策略選擇.
就如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成功不必在我"等俗語所認知到的,
守住最終無可妥協的核心價值,其餘的,多半都僅僅是權宜之計罷了!
那麼,到底身為軍人的核心價值是甚麼?
相信很多人也許不假思索的會回答"盡忠報國","為國捐軀"等壯烈之志,
或許不能說是錯,但總覺得這是出於意識型態下的違心之論,
而非發自底心所真正渴望的核心價值.
就我的觀點,答案,其實就在預告片當中,那就是....回家.
正因著回家是核心目標,又打了勝仗才有可能回得了家,
因此勝仗才成為軍人誤以為必須達成的充分要件.
但事實上,勝仗只是手段,回家才是終極所願,
於是乎,假若不須勝仗就有回家的可能,
則勝仗就成為可以拋棄的選項,
而撤退的思維,才有可能在堅貞軍人情操當中萌生...一切,都是為了回家.
儘管尚未觀賞本片,但總覺得該片期欲傳遞的訊息,也許就是這樣的概念吧!
(一如預告片的結尾中,士兵們一連道了三次"我們絕不投降",
但事實上卻是朝著撤退的路子前進,如此對比式的反差,
說明著對他們而言,那所謂的"不投降",並非指戰場上的輸贏,
而是絲毫不容屈服的回家意志.)
王傑-家太遠了(電影[異域]主題曲)--YouTube
看著該片,不禁讓我想起了印象中非常深刻的"異域",
講述的是在國共內戰末期,國軍撤退來台,卻留下泰緬邊境的孤軍,
持續捍衛中華民國正統,與共軍展開激烈攻防戰的故事.
年輕一代的影迷或許未曾觀賞過,但相信老一代影迷必然都難以忘懷.
戰爭電影的情節固然各個不同,畢竟某種程度是還原史實的呈現,
但所共通的,卻是在戰火無情當中,那最令人動容的思鄉情懷.
如同異域的主題曲,由王傑主唱的"家太遠了",
一句"我們沒有家,孤兒是我們的名字...",道盡了有家歸不得的無盡滄桑.
延伸閱讀:
敦克爾克大行動 (Dunkirk)--戰爭非靠撤退得以勝利,但撤退卻帶領我們迎向勝利
[電影賞析] 全面啟動 inception (2010) 結局之圖文探究
[yen影評]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 二次觀後感
[yen影評]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 (The Dark Knight Rises) 影評
星際效應IMAX版(Interstellar)--用愛來打破應然的墨菲定律
星際效應(Interstellar;星際穿越;星際啟示錄)--觀影後的一些隨思補遺
全面進化 (Transcendence)--科技能覆舟,亦能載舟--[心硯影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