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有一部迅速竄起的連載漫畫--進擊の巨人,在台灣也蔚為風潮,
一時之間,很多不同領域的事件,都紛紛與這個名字掛上關係,
我想,有一部分原因,當然是希望提高報導的能見度,
而另一方面,則是想要跟上時代的潮流...
然而,我覺得有許多對比顯然是不慎恰當的,如:
據說南韓以這部漫畫來抗議日本的軍國主義再起...
(我不覺得這部漫畫有那麼深的寓意,又況倘若這般對比的話,
難道南韓是將自己比喻為無腦的巨人嗎?)
又或先前王建民在藍鳥贏得第一場完美勝仗時,
報紙的頭條,也用了"進擊的巨人"這樣的標題...
(不知這記者真的有看這漫畫嗎?
倘若有,那他是把建仔比喻為那醜不拉嘰的巨人嗎?)
說實在的,其實漫畫本身的劇情並沒有那麼深奧,
主要是敘述人類在面對會吃人的巨人族侵襲威脅的情況下,
因著三道通天屏障的緣故,讓人類暫時忘記了巨人的威脅,
而在屏障之內居安的生活著,不肯勇敢的去面對現實,
久而久之,也就不自覺得失去的對抗的鬥志,產生了被奴役的當然心態.
然而,100年過去後,有一天,巨人忽然得以打破了保護人類的屏障,
進而開始襲擊居安已久的人類...
一開始,人類的懦弱之心盡現,不敢正面對抗,只是一昧的逃避,
但在家人或種族遭到滅絕的心痛感逐漸累積的情況下,
終於開始由逃避轉為憤怒,進而開始凝聚起對抗的鬥志,
以期透過各式各樣的技能,全面反擊那些可惡至極的巨人們...
這大概就是漫畫所主要的內容綱要,
我想最主要的,還是希望大家能夠走出偏安的心態,
時時都該居安思危,力求由弱轉強的契機吧...
(我相信這漫畫,很大的一部分,是在鼓勵日本年輕人該走出富庶的假象,
以便能夠有著在全球化下,他國經濟強權紛紛崛起的危機意識)
真要說將這個漫畫的劇情,完全的套用在某一事件的解釋上,
我覺得,這一次國軍洪仲丘士官因關禁閉致死的案件,
以及其後所衍生出來的發展,大概就是最佳的漫畫譬喻,怎麼說呢?
在事件中,義務役的士兵就好像是進擊巨人中的人類,
而志願役的國軍,就是其中的巨人族群.
身為義務役的人,由於大多是不願役,進到軍中,
往往帶著一種恐懼的心情,
恐懼著隨時可能被這些志願役整,被志願役玩假的的疑慮,
這般恐懼,程度上和人類面對著巨人是相仿的,
都是一種權力與能力皆無法對等的無奈.
(想想這比喻還真恰當,那些志願役沒甚麼理由的,
看你不順眼就想操死你,就好像那些巨人吃人類一樣,
根本都不需要原因的...)
不過呢,就好像漫畫中的三道圍牆一樣,
其實存在於義務役和志願役之間的,也有著類似的三層保障機制,
分別是:潛規則,明文規定,以及普世人類的道德價值.
立基在這三道機制的保護下,讓義務役士兵雖然時時戒慎恐懼,
但卻能夠安然的在軍隊中數饅頭,生命尚不致於受到實質的威脅.
然而,當某些如巨人般的奇行種出沒後,衝破了人類原有的城牆,
實質的傷害了人類的生存權利,則這樣的居安思危就從此打破了,
取而代之的,是人類在積怨已久後的絕地大反攻.
這漫畫中的奇行種,就好比這次那些無腦的志願役軍官們,
打破了屆退士兵該有些優惠的潛規則...
不在乎士官不得關禁閉的法律規定...
加上放任中暑操死人的泯滅人性作為...
無疑的將這三道保護義務役士兵的機制一次打破,
可想而知的,大家的反彈聲浪會有多大...
當義務役士兵普遍感受到生命權可能喪失的恐懼,
當他們不再是一種明哲保身的心態,不再姑息養奸的時候,
也就該是我們這些卑微的人類們,有計劃策略的打垮巨人的時刻了.
從最近各大論壇與社論當中,
有著數不盡的義務役士兵上來一吐怨氣,
一一訴說著軍中所不為人知的黑暗面,
當社會大眾願意單純的為了正義的理由,在7月20日走上街頭抗議,
都在在的顯示出,那些還抱持著玩兵心態的職業軍人們,
您們的末日也差不多將盡了...
(也該是您們感受一下恐懼的時刻到了)
(恩...有一種社會,讓人害怕,令人時時有著死亡的恐懼,那個社會,叫做黑社會....
陸軍總司令李翔宙雖說得斬釘截鐵,但說真的,
黑社會與軍隊之間的差別,或許也不過就在於有沒有立案而已吧...)
2013年7月20日 讓我們一起上街去討個公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