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_IMG_麥當勞得來速60秒.jpg

麥當勞60秒服務 活動剛辦一週「急速」暫停--YouTube

前幾日回到台中,早餐一時間不知到哪用餐,況且帶了寶寶到哪都不方便,

於是我們決定順道至麥當勞得來速外帶早餐,直接在車上吃最便捷.

就在結完帳之後,服務人員在找零之餘,還給了我一個碼錶,

原來這是麥當勞新推出的"得來速60秒"的活動,

只要服務人員無法在結帳後60秒內出餐,就得送客人一張大麥克漢堡的兌換卷.

就我此次點餐的經驗,本來就沒甚麼期待要領兌換券,

還一邊看著碼錶,一邊希望服務人員可以快一點,以避免一些相互尷尬的情況.

而最終時間是65秒,超過了規定的60秒,

只見服務人員在拿到碼錶那一刻,

略帶落寞的說著:挑戰失敗,送您一個大麥克兌換券.

  

一時間,我忽然覺得服務人員是既辛苦又悲哀,

因為按我檢視整個出餐流程看來,餐點並不是在點餐的那一刻就開始準備,

而是在結帳完成之後,才下單讓出餐單位去執行備餐工作,

基本上這時間之短,我想大多數的案例,應該都是挑戰失敗居多.

(以我個人的案例,我們只是點了兩份很制式的早餐,

 都尚且無法在規定時間內達標,更別說其他複雜的客製化點餐模式了...)

由此看來,某種程度,我認為這是麥當勞官方的一種行銷手法,

有點類似於打折的促銷,只是用送餐券的方式來進行罷了!

這種"上級促銷模式想得爽,下屬壓榨模式累到掛"的情況,

說真的,在台灣的服務業,還真是屢見不顯.

 

其實不僅僅是麥當勞等速食行業,每每來到便利商店,

看著店員要結帳,要打掃,要影印,要收貨,要點貨,

現在甚至還要沖泡咖啡,製作霜淇淋,以及巡視熟食區,

偶而還得應付用餐休息區的一些小白,

工作項目千奇百怪,往往上頭想到了一個促銷的新點子,

一聲令下,又得由第一線的服務人員來承擔,想想還真是夠了!

 

深究其原因,我個人認為此與時薪制度脫離不了關係,

一般人總認為月薪制多是責任制,會被公司盡其可能的壓榨,

總以為時薪制自由多了,在規定的時數結束後,就可擺脫工作的束縛.

但其實不然,因為在既有的工作時數當中,

就已經受到公司方面的極力壓榨勞力了,或只是自己不自覺罷了.

舉例來說,就像便利商店的員工,

最初只不過是刷刷條碼,結結帳,顧個店而已,

但在公司高層力求創新,盡想些點子來施行之後,

店員的工作性質變了,變得多元,也變得更加的複雜;

然而,工作勞心程度的增加,並沒有因此而降低勞力密集的程度,

因為原本就該做的結帳工作量,還是沒有絲毫的改變.

換言之,在增加工作項目之後,員工所必須承載的工作量,

從量化的觀點來看,顯然是加重的趨勢,

可惜的是,工作量的增加,並沒有因此反映到實際的工資面,

時薪要麼一成不變,要不就是每次調個茶葉蛋的價格,

與工作量成長的幅度相比,根本就是不成比例...

  

所以說,勞團們爭取時薪的動作,其實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

在無法將工作量切實地與薪資相互掛勾聯動的情況下,

薪資的調整,只會讓資方更加堂而皇之的去加重勞工的業務量,

就絕對的薪資純量而言,吃虧的,終究還是廣大的勞工朋友.

當然,我不知道麥當勞此次活動背後的操作內容為何,

倘若只是一種折扣的促銷活動,工作人員與高層彼此有所默契,

縱使沒在60秒出餐,也不會有第一線的人員受處分,那也就算了,

就當是演場戲,目的則是在給顧客一點小回饋.

但如果這60秒挑戰結果會作為員工的業績考核之用,

非得強迫著第一線人員加快出餐腳步,搞得工作壓力莫名大增,

那我還真想酸一句:"麥當勞,你還真XX的"慣老闆"阿!"

 

終究還是一句話:台灣的服務業,還真不是人幹的...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