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相信奇蹟」 母不捨愛女哽咽唱《Let It Go》-- YouTube
網路上這兩日迅速流傳著一段影片,一位媽媽因著愛女罹患流感重症,面臨生死交關之際,
唱了首歌給予祝福,並期盼著網友們在網路上集氣,希望有奇蹟發生.
或許是手法與過往遭受正反兩面評價的"珣媽"太過雷同,引來了網友褒貶不一的評論:
正面的,認為母愛真偉大,紛紛留言希望媽媽能夠挺過心理的煎熬;
反面的,總覺得媽媽的做法很奇怪,怎麼到了這種時刻,居然還有心情拍影片傳上網.
而後,在經過今日鍵盤柯南針對該名媽媽臉書發文抽絲剝繭後,
始又出現了是否帶著女兒去觀看演唱會的疑問與爭議,讓新聞的熱度繼續延燒,
逼使得宮原奈美本人不得不在臉書發文澄清,希望回歸初衷,讓焦點回歸關心愛女的病情.
對此,有些人批判台灣正義魔人太多,連人家女兒病危了,尚且還以嚴厲的詞彙來攻訐之,
但同樣有人認為台灣就是"銅鋰鋅"氾濫,才會每每出現愛心遭人操弄與濫用的情況.
坦白說,看著正反兩面的論戰,第一時間,我只有一個想法:
"當初,那位媽媽不將影片po網,不就甚麼事都沒了嗎?
集氣,真有那麼重要嗎?對病情真有幫助嗎?"
從正面解讀的角度來看,集氣對當事人確實有著相當的助益,
畢竟當一個人陷入徬徨無措的境遇時,倘若知道有成千上萬的人在為他加油,
基本上此間所能夠建立起來的心靈建設,是頗為可觀且堅強的,
因此,po文尋求網路慰藉,撥開自我如迷霧般的未來,是可以讓人理解的.
但從負面的面向檢視,就現實的網路使用經驗而言,
透過影片po網,來製造社會輿論的同情,
藉此從中實質獲得利益的案例,實在也確實是不時的頻繁上演著,
您或可說他的初衷是良善的,但循此途徑得利,往往也是不爭的事實.
換言之,集氣行為背後,儼然存在著正反的解讀,
至於個別案例集氣的真正目的為何,真相,只有當事人自己才最清楚.
那麼,以這個事件來說,我個人信了哪一種論述呢?
基於一個電影評論者的觀點,
在我觀賞過"少女為何必須失憶:心理科學家成海朔的挑戰",
以及"宮部美幸--無止境殺人"兩部日本電影後,
坦白說,要我相信上傳影片集氣的行徑背後,是出於良善的動機,
我只能說,很難!!
(少女為何必須失憶:
電影中媽媽先讓小孩子陷入痛苦,而後將痛苦貌拍照上傳臉書,
而後再做勢關心孩子,以塑造自己的慈母的形象,目的則是一份虛榮而已.
有心人利用兇殺案進行炒作,故意讓警方誤以為自己是嫌疑犯,
據此上盡各大談話性節目,目的在於使自己聲名大噪.)
延伸閱讀:
少女為何必須失憶:心理科學家成海朔的挑戰--臉書按讚打卡的病態--[心硯影評]
宮部美幸:無止境的殺人--輿論話語權為當代資本積累之根本--[心硯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