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生活報橘"的一篇旅遊文章,近來受到廣泛的熱議,

文章篇名為:"26歲女生辭職旅行一年的Gap Year日記".

"Gap Year"的意思,乃指在此約莫一年的時間中,

不唸書,不工作,不急著追尋人生的路,將空下來時光,

用以探索人生,拓展自我的人生視野與閱歷,

有點類似於台灣近年來常提到的"壯遊"的概念.

作者momonic約莫去了幾十個國家,gap year歷時約8個月,

花費將近40萬,之後因著周遭的種種壓力而重回台灣職場...

  

本來或許是美事一樁,期勉大眾該好好思考工作以外的美好事物,

卻不料所獲得的評論,負評要遠大於正面評價,大家所質疑的,

不外乎是:"妳勝文喔?";"家裡一定很有錢...";"靠爸也拿出來說嘴..."...

先入為主的認為作者家中的經濟狀況必然優渥.

摸泥可6.jpg

(截圖自PTT:Gossiping版)

沒想到,作者不甘示弱的在PTT版上有所回應,

自述自己的確是來自於中下階層,並非富裕之家,

藉此希冀營造出"小資女孩向前衝"的清新形象.

摸泥可5.jpg

(截圖自PTT:Boy-Girl版)

結果,PTT的一些神龍也絕非省油的燈,

參詳作者帳號在PTT各版所po之文章,

得出了作者原來有個小開男友的結論,...

對此,作者是否有更進一步的回應,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基本上,從"小資女"變成"拜金女",根本也不關咱事,

畢竟她究竟是用自己的錢去玩,還是慷他人之慨,關我屁事,

自個愛怎麼敗光家產的去爽,那也是她個人的事.

但重點在於,今天您將此個人的美好回憶,

希冀公諸於世的去分享給大眾時,這就很有事.

因為分享就該誠實揭露,甚至於未來倘若以此為題彙整出書,

您賣的內容,更該恪守著童叟無欺的原則才行.

否則就會像餿油事件一般,

我買的是香豬油,黑心商卻給你地溝油,是一樣可惡的道理.

  

摸泥可4.jpg

這不禁讓我想起約莫三年前所批判過的一本旅遊書,

書名為"搭便車,繼續歐洲"("Hitchhiker" or "Free rider").

該書作者號稱只帶了三百歐元(折合台幣約一萬兩千元),

光靠著搭便車,在半年之間,居然可以旅遊歐洲12個國家.

當時我純粹批判其將外國人互助式的方便,當成了自己摳門的隨便,

想不到作者還真看到了我的文章,做了一番辯駁,

原來搭便車只是其省錢旅行的手段之一,

她另外還有在旅程中在各個據點打工換取旅費...

換言之,這號稱"搭便車遊歐洲"的噱頭,根本就是出版社打書的title而已,

基本上與事實,還是有著那麼一大段差距.

 

摸泥可1.jpg

(截圖自作者momonic的臉書粉絲頁"這就是人蔘")

相仿的,端看作者的臉書粉絲頁,最新動態上,就寫著關於分享會的訊息,

點選一看,其背後不是有出版社贊助,就是某個文創事業體的支持.

一段原本看似是個小人物體悟人生的經歷,

頓時看起來就像是一場商業氣息十足的打書,打知名度的宣傳手法.

既然是商業行為,那就該像我適才所說的,該童叟無欺的誠實揭露訊息,

到底是看破人生,寧可花光積蓄的去大方看世界呢?

還是在小開男友的贊助下,自知無後顧之憂,才敢爽玩八個月呢?

真的該好好地說清楚才好...

 

或許有些人不覺得誠實揭露有甚麼重要性,

總認為寫書撰文,誇大其詞總是難免...但我認為這真的可大可小...

舉個例子來說:在一次與爸爸探討算命準不準的話題中,

爸爸提到一個同事的故事,該同事在退休之後,領了一筆優渥的退休金,

不料在一次前往算命的時候,算命師告訴他只能活到70歲.

自此之後,他決定到處旅遊,希冀在70歲那一年之前,可以花光所有退休金.

沒想到,70歲的大限日過去了,他人還沒掛,但錢卻已經花得差不多了,

這讓他接下來的日子,真是生不如死...

  

將上述案例,套用到此次Gap Year的事件中,豈不是相當雷同麼?

作者鼓勵大家應該趁年輕多去看看世界,

即使是勇敢辭職,大膽花光所有積蓄,也未嘗不可...

假若這是她的個人真實作為,我佩服,我欣賞如此豁達看淡世事的人,

但如果這一切的與眾不同,是建基在有龐大經濟後盾的奧援,

那麼,如此鼓勵大眾拋下一切,

豈不是在釋放一個假資訊,目的只是在於褒揚他個人的不凡成就而已麼?

作者或許尚有金援?但廣大的普羅大眾呢?

受到您Gap Year的意念感召,誤信了您這壯遊的錯誤訊息,

空抱著那虛無的旅遊閱歷自high,沒了工作與積蓄,又該找誰賠阿?

 

感覺上有那麼點諷刺,

在這個世界上,總是不乏聽到"衝撞資本主義體制"的聲浪,

但往往演變到了最後,卻反成為資本主義下的禁臠:

還記得當年掀起職棒一股"新曹流"的曹錦輝麼?

挾著come on的高人氣,處處衝撞著當時迂腐的職棒體制,

原本看似可望成為職棒改革的一盞明燈,

沒想到,他卻從"衝撞體制",變成了"衝撞妮妮",成了職棒最醜陋的一章.

又或曾經以公平正義自許的公民運動領袖柳林瑋醫師,

砲打財團的時候正氣凜然,私底下卻將捐款存放在自己帳戶中,

一度是反資本主義的最佳鬥士,如今卻淪為資本主義誘惑下的收編對象,

這是何等的諷刺啊?

摸泥可3.jpg

(截圖自臉書:Viva Cuba 古巴 ❙ 工學院女孩26歲後的旅行)

端看作者momonic,

曾經試圖用壯遊來對抗既有資本主義下的工作倫理,動機是何等的純粹,

但如果這一切成了商業,成了有償分享的一種行銷手法,

甚至於真有網傳小開男友這檔事,

則這一切,還不是都服膺在資本主義的運作之下,何來逃脫之說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如石硯 的頭像
    心如石硯

    [心如石硯]yen&chi的攜手足跡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