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新聞》330上凱道 學生重申「非少數人民 非暴民」--YouTube
最近學運正夯,正如新聞中所報導的,自己的臉書訊息也幾乎都要被類似動態給淹沒了,
在其中,正反兩派的意見都有,彼此討論的過程中,不時的也嗅得到陣陣的火藥味,
大概只差還沒到互刪好友的地步了.
其中呢...整理了一下支持方的觀感,
誠如我另篇文章"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真的嗎?"所提到的:
經濟事務往往是結果發生了才得以分析,難以事先精準預測,
所以大家現階段也逐漸不將焦點放在詳細的服貿協議細節上,
而是透過各種現場秩序良好與自發義舉等善行,來試圖說服大家:
誰說他們是暴民,他們都是很善良,為了台灣主動站出來的百姓,
據此來增強他們佔領立院的正當性,以及對比警方當夜強制驅離政院民眾的無情與冷血.
誰說我們是暴民?「反黑箱服貿,佔領立法院」過程紀實 20140318--YouTube
對此,我的觀點很簡單,基本上,在現場聲援人士的自發善行,的確代表著這些支持運動者的心性純正,
為的或許都是台灣下一代未來的前途,遑論他們的論述是否正確,但至少在他們理性的認知下,
認為站出來才是為了台灣好,就這一部分而言,自己倒是頗為肯定大家的作為.
但是,從法治的層面來看,諸如攻占立法院或行政院的舉措,確實就是超乎於法治之外的行徑,這樣真的合宜麼?
又接連幾天下來的對話,挾著佔據立院的優勢,
以"不退回服貿就不退場",鐵板一塊的堅持,難道不也是另一種型式的暴力麼?
(對於學運領袖們,個人覺得:立意是良善的,但作為的確撇不開脅迫的疑慮)
或許大家會說:那是因為馬政府多行不義,才讓人民退無可退,只好站出來反暴政,
正所謂:"當獨裁已成事實,革命便成為義務",類似準革命的行為只是剛好而已.
然而,"獨裁"誰說了算?是學運領袖及靜坐民眾單方面即可以認定?
還是該由廣大的民眾來做為依歸呢?
儘管學運領袖們聲稱多數的意志是退回服貿,幾家民調公司的調查也大致吻合這樣的趨勢,
但在沒有法定程序的肯認下,這一切的說法,依舊無法成為令人全然信服的結論.
換言之,欲突破目前的僵局,或許該建請行政院解散國會,舉行國會重新選舉,
以獲得最新民意的支持,畢竟現階段的代議代表性,顯然已經遭受到嚴重的挑戰與質疑.
倘若民意真如學運領袖們所說,
大多數人主張退回服貿協議,那樣的最新民意,才有其實質的效力,不是麼?
畢竟現在台灣終究不是革命的狀態,一切總還是得回歸以法服人的秩序與規範,
沒有經過正規選舉制度所肯認的所謂"多數民意",終究還是流於浮雲一般,呼呼口號的階段而已.
當然,您若要我預測重新選舉之後,是否反服貿的委員便能獲得多數的支持,
對此我終究還是比較悲觀的,
因為誠如我在另一篇文章中"反服貿協議學生攻佔立法院--省思民主失靈的遠因"所提到的:
台灣的選舉,選的往往不是國家層次的政策取向,而是流於個人關係的情感取向抉擇,
尤其在單一選區的選制架構下,大概怎麼選,車輪黨還是會穩居多數的
(因為勝選的手法有很多種,正規與非正規的手段皆有...),
屆時,倘若新民意又無法符合學運領袖們的預期,是不是又得再一次揭竿而起了呢?
如此的僵局,到哪是個終點,說真的,還真是無解了呢...>.<
延伸閱讀:關於"服務貿易協議"話題:
我看"服務貿易協定"(服貿協議)的觀點--馬政府一貫"下滲式經濟學"思維的謬誤--[時事評析] (20130628)
反服貿協議學生攻佔立法院--省思民主失靈的遠因--[時事評析](20140319)
反服貿學運:"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真的嗎?--[時事評析](2014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