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這次來台南,定調為台南小吃之旅,
無奈台南的地方特色小吃,
第一,多半都是會飽的,了不起吃個一兩攤就飽.
第二,幾乎都是早點居多,往往下午就沒賣了..
不過,為了有趟豐富的台南小吃之旅,
還是衝了....呵呵...我想這是我來到台南後,
吃過最豐富也最撐的一頓早餐了....^^
首先,我們先到了石精臼牛肉湯
石精臼牛肉湯 : 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246號
台南的牛肉湯超級多,
據說典故是因為過去台南人要將牛肉處理好以便到市場上去賣時,
會先將牛肉比較多餘的部分削掉,為的是有更好的賣相,
而挑掉的零碎肉塊,他們就簡單的用湯淋上去直接食用當早餐,
後來大家發現其中的美味,於是就成就了台南牛肉湯現今的榮景與盛名.
而這家石精臼牛肉湯是同學介紹的,
隔壁就是有名的台南人下午茶 : 清子香腸熟肉.
通常牛肉湯都要配個白飯或肉燥飯,
不過為了節省胃的空間,
我們直接品嚐牛肉湯的滋味.
鮮紅的土產牛肉直接淋上熱湯,
在牛肉呈現粉紅色的狀態食吃下去,
那種感覺真的很棒,
難怪台南人能夠把他當成天天必吃的早點,
真的不足為奇阿
其實自己沒有像妹妹那麼會做旅遊的功課,
吃完牛肉湯後,開著車直直走,眼尖看到前方有個永樂市場的招牌,
才想到原來又到了另一個地方小吃的集散地,
於是接著來到了富盛號碗粿品嚐台南的碗粿.
(真的是一切隨緣.....)
富盛號碗粿 : 台南市西門路二段333巷8號
當然,台南的碗粿店家也是多到不勝枚舉,
說起名氣,我不敢說富盛號一定是第一,
但絕對是頗富盛名...
永樂市場這裡還有很多有名的小吃
從店家單純只賣兩項菜色,就可以知道他的碗粿絕對是出名的
(個人認為只有沒特色的店家才會越賣越多,
企圖以產品的多元化來招攬更多顧客)
教大家怎麼吃碗粿的圖示,很有趣,
從他們要顧客直接用竹子把碗粿插起食用的教學,
就可以知道他們碗粿的Q度絕對十足
碗粿裡面放入了蝦仁,筍塊,蛋黃等食材,
我個人是相當喜歡台南這種將餡料與米漿一起混合的碗粿口味,
不過妹妹似乎還是覺得家鄉那種把肉塊放在碗底蒸熟的員林碗粿更好吃...
這當然是因人而異囉!
吃了兩家店之後,才到我們原本設定好要吃的早餐---阿堂鹹粥
阿堂鹹粥 : 台南市西門路一段728號
記得先前我學妹初來台南時問我:
學長學長,台南哪家鹹粥最好吃?
我回答:當然是阿堂鹹粥.
她則說,好奇怪喔!怎麼每個人回答的答案都不一樣.
由此可知,台南有名的鹹粥是多麼的遍佈各地域.
當然各有各的死忠擁護者,
但個人自己認為,阿堂鹹粥是我最喜歡吃的店家!
因應國際原物料漲價,阿堂各菜色也悄悄的都上漲了約十元左右
(物價上漲這個理由真好用.....>.<)
阿堂鹹粥的特色在於他們不只加入了一種魚肉,
除了土魠,虱目魚之外,還加入了鮮蚵的海鮮食材,
讓湯的滋味整個更加的鮮美與鮮甜..
在阿堂鹹粥的隔壁,也是有名的包成羊肉,
先前聽說不知因為什麼原因歇業,
不過現在又重新開始營業了,
衝著妹妹也有興趣吃吃看,
吃過鹹粥後,又合K了一碗羊肉湯.
包成羊肉 : 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一段425號
基本上包成羊肉的羊肉湯,湯頭部分很鮮甜,感覺上有加了若干的中藥材,很不錯.
因為羊肉部分大致都去腥了,吃起來沒有羊騷味,
但也因為如此,感覺上就跟同是紅肉的牛肉湯沒有甚麼太大的差異性,
就是一碗清香鮮甜的紅肉湯.
也許改點當歸羊肉湯會更有不一樣的風味吧!
吃過了早餐後,總得消耗點熱量,儲備些繼續奮戰的空間,
於是大致造訪了孔廟文化園區,以及五妃廟,
接著才前往安平品嚐陳家蚵捲
忠義國小內的武德殿
全台首學----台南孔廟
台灣文學館
五妃廟
五妃廟算是台南眾多古蹟當中,比較沒有那麼被重視的景點,
但相較於延平郡王祠沒有被國家納入古蹟(因為其大多為近代所重建)
五妃廟可是台南古蹟中的一級古蹟呢...
五妃廟的故事有點像是古代的貞節牌坊,
不過表彰的是明末五位皇妃的殉國殉節之情,
地方不大,但鬧中取靜,很適合需要沉思的民眾.
陳家蚵捲 : 台南市安平區安平路786號
陳家蚵捲算是在周式蝦捲獨霸下的後起之秀,
他們起初有名的是蚵捲,不過漸漸打開市場知名度後,
也逐漸嘗試各種其他不同的料理,
而有了今日與周式蝦捲平起平坐的規模.
每每看到大排長龍的人潮就可以知道它受歡迎的程度.
還好,我們在非假日的下午時分到訪,不用排隊,
很順利的就品嚐到了他們的蚵捲與蝦捲.
基本上這種捲類的食物,在製作上也沒甚麼太大的訣竅,
就是用豬網油將內餡捲起來,
所以重點在於炸的火候,到不到家就是技術之所在了吧!
就陳家蚵捲而言,他們酥炸的火候拿捏相當不錯,
完全不會有過焦的情況,加上薄薄的外皮,吃起來相當酥脆可口.
當然,來到了安平,就不能忘記逛逛安平老街囉!!
這張頗有賣房子宣傳照的fu,
說起來,台南安平的運河真的整治的很棒,
住在這附近的人,我想光是看著這些景物,整個人心情都會自然舒暢起來
小吃的最後一站,則是來到矮仔成蝦仁飯
矮仔成蝦仁飯 : 台南市海安路一段66號
海安路一直是台南外拍族相當喜歡的景點之一,
其實我也搞不清楚為什麼,
畢竟除了一些塗鴉牆外,看不到甚麼太優美的景物,
相反的,海安路這裡倒是匯集了相當多的美味小吃,
其中,蝦仁飯就是其中的大宗.
有好多家蝦仁飯店家都在這裡.
口味上,我想都大同小異吧!
蝦仁飯
用新鮮的蝦仁與蔥一起爆香炒熟,
再用其中的湯汁與白飯相互攪拌,
造就了蝦仁飯的美味.
飯粒沾著蝦汁的鮮味,
有著炒飯的香味,
然而卻不會有炒飯的燥熱感,
非常不錯!
鴨蛋湯
不知道為什麼各個食家都推薦這個鴨蛋湯,
感覺上就是沒有打散的蛋花湯.
自己是覺得不太特別,
不過妹妹倒是認為相當好喝,
這當然也是因人而異囉!!
呵呵....以上總結就是妹妹來台南的地方小吃之旅,
當然其中跳過一個小銅鍋咖啡館,
畢竟自己認為那不算是台南地方小吃,
所以就另立篇幅介紹囉!
(想想還是有很多遺珠之憾,
像是茂雄蝦仁肉圓,清巧鴨肉羹等美食,
只好有待下次再續攤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