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心硯影評]淺談電影"亞果出任務"(Argo)的"社會責任"啟發
"亞果出任務"在今年的各個影展與獎項中,可說是大放異彩的一片,
就連李安所執導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也難攖其鋒,紛紛在各大競賽中敗給Argo,
有人說:少年Pi之所以會落敗,主要在於西方人不懂東方宗教與文化的意涵,
所以對少年Pi並沒有給予太高的關注與評價.
但其實更多人則認為,
"亞果出任務"根本就是北美(指美國和加拿大)國家自hi的代表作而已.
說實在的,我比較同意後者的觀點...
這大概就像我一直不了解,何以"神探亨特張"會是今年金馬獎最佳影片,是同樣的道理.
("神"片大概看了半個小時...呵欠連連,完全不知所云....)
亞果出任務,由自己頗喜愛的演員"班艾佛列克"自導自演,
故事乃真人真事改編,腳本來自於美國中情局近年解密的一份檔案.
述說著美國在伊朗的大使館被恐怖分子攻陷,
有六名外交人員逃了出來,暫時安置在加拿大大使家中,
為了解救這六名人員,中情局想出了一個偷天換日的計策,
以好萊塢要開拍科幻片"Argo"的名義,到伊朗出外景,
並假言那六名外交人員是劇組人員,希望藉此將6人帶離伊朗,
解除一場人質危機.
整部片子雖然相當緊湊,
但實則平鋪直敘,實在沒有甚麼得獎的特質,
若要說為何會受到那麼廣泛的青睞,
也許是拍攝的色調與臨場感營造得相當不錯,
彷彿讓觀眾也同時身歷在遭受軟禁挾持的氛圍中,
我想,要拍到如此境界,也是相當不容易的.
(附帶一提的是,觀賞過這部電影後,
其實我第一個想到的,
是由"達斯汀霍夫曼"與"勞勃狄尼洛"主演的"桃色風雲搖擺狗"(Wag the Dog),
同樣是透過一場虛構的好萊塢show,來解除所面臨的危機,
只不過一個是解救人質,而另一齣則是挽救政治人物低迷的人氣,
有興趣該類電影的朋友,不妨找找這部老片看看,挺有趣的一部片)
當然囉!若要說"亞果出任務"有甚麼樣的觀後感,
大概就是該片深刻的描寫了一個團隊在面臨危機的處理能力,
其關鍵點在於:責任與信任.
責任,來自於高層對於其下人員的不離不棄.
信任,則是基層人員必須相信並服從高層所下達的策略.
以劇中為例,當6名外交人員聽到班艾佛列克所說的計畫時,
根本壓根不相信這樣的無厘頭,天馬行空的方法能夠解救他們,
但最終選擇了信任,選擇執行該計畫,才有最後成功的可能.
又身為高層的小班,在中情局一度選擇放棄計畫的情況下,
依舊將自己與6名外交人員的命運相互連繫,
不離不棄的,毅然決定執行下去,
如此力挺到底的態度,也才能順利的達成使命.
所以說,只要高層有肩膀扛起一切責任,
又基層得以懂得信任上級的指導,
則這樣的團隊將無懈可擊.
最後,還是不得不抱怨一下,
總覺得好萊塢很喜歡拍一些寫實的英雄主義式電影,
而其共通點,就是拿中東人做為恐怖分子的象徵,
搞得一些中東裔的美國人,在當地遭到異樣眼光的歧視.
說實在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我一樣的想法:
其實美國政府才是這世界上最大的恐怖分子集團,
因為他們到處建構著虛無的恐怖意象,
在世界各地以維和和正義之名,行掠奪資源之實,
莫須有的罪名入人於罪,還要搜刮其下的財富,
又殺又搶的行為,還能堂而皇之的以世界警察的美名自居,
這不是最可怖的恐怖分子,又該是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