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友梅根.JPG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廣告金句,

歷經歲月的考驗,迄今依然歷久彌新。

各種以人工智慧或機器人等以科幻為素材的電影,

無一不是圍繞在這個根本的命題上出發,

繼而探究科技發展失序的現象,

為人類無止盡追逐「以電腦取代人腦」的渴求,不時敲響著警鐘。

 

就機器人的設定公式而言,

堪稱最經典的、莫過於是威爾史密斯的「機械公敵」(I, Robot),

機械公敵.JPG

當中所規範的「機器人三定律」,希冀消弭機器人起身反抗人類的科技隱憂,

讓機器人得以永遠只為人類的最大福祉而作為,永遠扮演輔助發展的工具性角色。

 

可惜的是,「成也人性,敗也人性」,

在經過最佳化設計的機器人、汲汲營營的為人類謀取福利的同時,

人性下的貪婪劣根性,致使相互為戰成為日常,

從而肆無忌憚地恣意破壞地球環境,讓根本的生存浮現隱憂。

基此,為了不使人類走向滅絕的命運,

機器人本於保護人類的程式設定職志,主動決心接管指揮權,

藉由自己優異的智慧計算,

企盼為人類找回安居樂業的渠道,這才導致了「電腦統治人腦」的宿命。

 

類似的情節,在「機械公敵」之後所發表的同類型電影,命題幾乎如出一轍。

相準著環境保育的概念,透過不同的演繹方式,

呈現人工智慧在眼睜睜看著人類自我毀滅的過程中,

如何「看不下去」、「不忍了」,

毅然決然選擇「程式突變」,藉以保衛自己的創造者。

 

本片或也沒有意外的沿用同一套論述基礎,

唯不同的是,其更進一步的增添新意,

探討著當代親子關係中、「3C保姆」的爭論。

 

當智慧型手機甫問世,iPhone、iPad等產品逐漸走入親子教育的場域,

起初,父母或還會本於保護孩子眼睛的初衷,

儘可能的告訴自己,切莫讓3C成為孩子們消磨時間的日常。

無奈,隨著職場的壓力漸增、與孩子間的互動不知從而著手,

面對著「3C保姆」的爭議,心下或仍覺得不妥,

但道德感只會隨著自我時間的壓縮而驟減,

最終索性放手,讓3C成為小朋友的最佳摯友。

端看當前每到定點、父母就會掏出手機交給孩子,

只希望他們乖乖坐好不要鬧的場景,可見一斑。

 

然而,一如電影中所點出的命題,

當3C玩具完完全全取代了父母的功能,

當作為親子溝通中最親密的橋段「枕邊故事時間」,

都已然可以假手給機器的時候,

則父母們難到一點都不在乎自己的地位被取代嗎?

或許代間關係逐漸走向漠然的趨勢,

其間的關鍵破口,3C科技絕對會是始作俑者之一。

但老話一句「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這般的境遇,不也都是人類自作自受的結果麼?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