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頗有絕命終結站的氛圍,營造著即刻死亡的恐懼感,
唯在死狀的景象上並無特別的創意,
讓結合時下app素材的發想有那麼點被糟蹋了。
不過呢,要說類似的點子是新穎,其實也不盡然,
細想該app的功能,可以算出個人的壽命年限,
性質上豈不就是一種『算命』的概念而已麼?
只要回想自己曾經的命理經驗,
不論是算運勢、愛情、事業,乃至於個人的陽壽,
算完後所呈現的心境,大概便是電影所演繹的內容吧!
那麼,大家算命後的當下,第一時間思考的是甚麼呢?
很弔詭的,以生命為例,當個人透過算命知悉陽壽將盡之際,
心下所想的,往往不是如何在僅有的時間中,
規劃讓自己過得更精采,活得更符合自我所期待的人生;
反之,我們往往拘泥在探究死亡的觸發點為何,
希冀去化解箇中的災厄,達到延年益壽的功效。
然而,就如同電影app的規則,在壽命將屆之際,
擅自更易個人原先所決定的行動,企盼藉此能夠扭轉厄運,
都將被視為是違規的行為,某種程度隱含著『天意不可違』的味道。
但是,天意真的不可逆嗎?
那倒也未必,記得已逝的爺爺曾告訴家人,
小時候算命師說他的陽壽是63歲,在當年提醒我們要有心理準備,
結果該年爺爺真的心肌梗塞,心臟一度停止跳動達5分鐘之久,
後來透過電擊才救回一命,最後直到90高齡才過世。
某種程度,這與電影中主角所運用的方法相仿,
都是讓自己在定義上真正死過一回,藉以騙過死神的召喚,
打破app所訂下的順序規則,從而絕地重生。
坦白說,自己從不相信算命,但獨獨對於爺爺的例子感到不可思議,
或許冥冥中本就有太多未知的事物,不是你我所能夠掌握的吧!
讓自己在面對生命,存有更謙卑的想法。
最後,或也是全片最重要的提醒,當您在安裝app的時候,
看著密密麻麻的同意須知,是否真的曾經詳細閱讀過呢?
還是順手的就直接按下同意鍵呢?
事實上,時下的app往往隱藏著許多陷阱,最常見的,
便是擅自收集使用者的個資,抑或是植入追蹤程式,
藉以建置大數據資料庫來解析人群行為,甚或據此來操作您個人的消費選擇;
坦白說,諸此作為都是未盡道德的隱私探索。
有時候,屢屢看著app一長串的使用須知,我不禁納悶著,
也許在這些繁複文字的背後,
其實所隱藏的,也許正是不想讓您詳讀的心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