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衝著女配角何思靜而觀影,
總覺得她是當前塑膠臉充斥的演藝圈中,少數讓人留下深刻記憶點的明日之星。
其實並不特別喜歡國內所出品的校園青春劇,截因套路都太過相仿:
打架逞英雄、展現人不瘋狂枉少年的憨勇;
摻雜同志橋段,藉以符合時代主流;
甚或帶入威權統治色彩的政治想像,竭盡所能的希冀將年輕世代與某黨某派做分流……
相仿的劇情看久了,感動自然也隨之遞減。
不過呢,本片倒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不特別去突顯往昔學生種種被陳腐框架約制的情境,
全然將焦點留在各該人物的情感轉折刻畫,
讓觀影者彷若走回時光隧道,再度重溫彼時曾經萌生的戀愛悸動。
那種回憶,何其美好,
儘管無法再續緣,即便從來就不曾走在一起,
但一如項微心母親對早已離異丈夫的觀感,
「縱然已經分開,但還是好喜歡」!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喜歡,並不一定得留下些甚麼,
愛的純粹,就是青春校園劇最具魅力的橋段。
您或會發覺,當我們離開校園、進入社會大染缸後,
置放在心中的那個算盤,不知不覺的放大滋長,
越來越工於計算每個選擇的得與失,
越來越計較花費下去的心力,是否獲得等價的回饋,
親情、職場、乃至於該用心觀照的愛情,
無一不被如是的「魔障」所遮蔽。
但到頭來,細心惦量心靈與物質的消長,
真有得到更多麼?真的更快樂了麼?
顯然並沒有。
青春的純粹,顯然「特別」更甚於「值得」。
如同校花方琦然捨棄學生會長、選擇與黑手初戀管浩威在一起,
就是最典型戀上「特別」、頗有種「我偏不……」的狂狷氣息,
至於在會長與黑手之間,跟誰在一起比較值得,誰在乎阿!
陶宥全與項微心亦然,
本來只是一時賭氣的追校花動作,
卻沒料到意外發覺有個人那麼喜歡吃自己的手做早餐,
即便明白真相,也沒想太多,
單純只是期待把一件事做到有始有終,從而可以讓飽食的她開心的微笑著。
其實付出背後的初始動機,再簡單不過,
卻沒意想到最終因此佳偶天成,
從相遇到相戀,相知到相惜,一切都是出於偶然的無私。
儘管這樣的愛,令人欣羨,但還是不免要說的是,
其實學生情侶日後真正幸福攜手一生的,總還是少數,
畢竟走出校園後的諸種考驗、價值觀的變遷,都足以摧毀彼時的甜蜜滋味。
是故,做為戲劇的結局,真的不需要happy ending,
將心底永遠惦記著的愛戀,就留存在初熟的純真年代,
讓日後形同陌路的倆人,
時時憑藉著回憶而有所連結,相信會更益發心有戚戚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