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我看見嗎.JPG

乍看本片的攝影風格,

第一時間令我想起三年前的經典小品「一屍到底(One Cut of the Dead)」,

幾近生活化、你我皆能拍出來的畫面素質,

倘若放在YouTube等平台,還以為是順手拍攝的短片,完全不覺得是部電影。

顯然,當年「一屍到底」之所以取得廣大的好評,

故事劇情的神逆轉,才是箇中為人所津津樂道的部分。

換言之,作為電影,基本上得符合兩個基本原則:

一、攝影畫面充滿戲劇張力;

二、劇情足堪自圓其說。

兩者至少取其一,才足以被影迷們肯認為電影,

若皆未能符合,只是畫面橋段的堆砌,

或就只是尋常的短片之流,無法臻至電影的殿堂之上。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敘述一個劇組拍攝劇作的過程,

在成員的推薦下,來到一間山間的詭異飯店取景,

卻不斷有團員看見戴著口罩的女鬼,

幾經追查,才知道原來是老闆的女兒。

因著暗戀導演的情意而未被接受,甚或遭到友人的嘲笑,

失落之餘,不慎墜樓身亡,而亡靈就這樣的跟著劇組,

企盼著導演能相伴這個孤獨的鬼魂,立意相當單純,

現身也非為嚇人,一切都是陰錯陽差所引致的誤會。

 

所以說,鬼其實就跟人一樣,有善、有不善,

端賴其與周遭人的姻緣線為何。

有時候祂們或只是很單純的想要再看看曾經愛慕的人,

無奈人鬼殊途,冷不防的驟然出現,還不嚇得眾人拔腿狂奔,

從來都還沒能聽到當事鬼魂的心聲,

就因著恐懼而杜撰各種駭人情境,讓恐怖不斷的疊加,

最終將善良的亡靈,妖魔化成厲鬼惡魔,

結下無可解開的樑子,那又何必呢?

 

正值農曆七月,近來命理師們也不甘寂寞,頻頻出來刷存在感,

堂而皇之的說著各種民俗禁忌,告訴你如何在鬼月安然度過。

總覺得別再被那些沒有根據的謠傳給矇蔽了,

「鬼月」其實是「平安月」,人們大可在此期間,

同過往的冤親債主進行大和解,

試著傾聽感受他們的需求,從而化解心下所猶存的千千結,

才能在期間過去之後,迎接可貴的寧靜平安,這才是彌足珍貴的吧!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