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無目標的人生,往往被視為是種墮落的行徑,
或許是固有道德觀使然,積極面對自我生命歷程,
似乎已成為無法掙脫的窠臼。
然而,早早訂下終極實現的前景方向,
並且逐步朝其築夢踏實的走去,
是否象徵著人生的圓滿,那或也未必吧?
箇中的原委,正是本片所期欲傳遞給觀眾的人生哲理。
(當然,自己頗為好奇的是,皮克斯動畫的閱聽受眾,
應是學齡前,乃至於未成年的影迷,
灌輸如是的道理,能真正咀嚼體會的,會有多少呢?)
概觀析之,電影將人類區分為三種類別:
渾渾噩噩、專注目標、以及隨遇而安。
渾渾噩噩者,意味著對自我人生不抱持著任何想法,
甚或表現出對集體社會的厭惡,從而機械式的過著無差別的每一天,
只求溫飽即可,而未希冀在歲月中有所成長。
繼而,專注目標者,在當下的審度眼光,可謂之為「人生勝利組」,
老早看清楚自我前進的方向,竭盡心力的企盼達致預期的目標,
只為功成名就的那頂桂冠,來滿足成長的喜悅。
坦白說,對於這樣懂得律己甚嚴的人,實不忍有所苛責,
畢竟積極總比消極要來得正向光明,又人生倘若不大步向前的邁進,
豈非白走一遭。但也正是這一份積極進取的心,
使其極其容易在凝視目標的過程中,錯失著過程中的種種美好,
在未有任何支線路徑滋潤的前提下,某種程度也流於機械化,
存在仿若只為了實踐目標,再無其他工具性的效用,
待他朝桂冠手到擒來後,頓時心下的惆悵感將油然而生,
畢竟人生價值已全部實現,再也無法識明繼續存在的意義。
易言之,渾渾噩噩因著魯蛇機械化而不足取,
相反地,讓人們誤以為當給予禮讚,專注目標的築夢踏實者,
同樣存在著目標功能性的機械謬誤,看似光明卻是相對誨暗。
那麼,人生該如何經營才堪稱圓滿呢?
就電影所表達的意涵,人生事實上不為任何目標而存在,
人生既是過程,亦是目標,歷程中的迢迢道路,
實非只為了通往成功的彼岸,而是在歲月逐日演進的當下,
目的早已隱藏在各個角落,不時的實踐著。
實踐端賴人們內心的體悟與感動,
而期間所匯聚而成的開花結果,事實上才是人們該追求的存在價值。
感動是既轉瞬且持續著的,
上一個感動的流逝,為的是迎接下一回感動的襲來,
如此流動性的生命,才能時時保有向前活著的動力,
不致於迷失在漫無目標的混沌中,
同樣也不會在功成名就之後,顯現出若有所失的慨嘆。
下回再遇到身旁的親友頓失人生方向之際,
記住切莫再鼓勵其設定遠大的人生目標,而更該告訴他的是:
世間萬物處處皆目標,俯拾即是,
端賴自己用甚麼樣的心態去體悟感動,
與其好高騖遠的立下終極目標,
時不時存有實現的喜悅,不是更加完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