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戰爭.JPG

寫在前頭,首先還是不得不向劇中的

戰地記者瑪麗科爾文(Marie Colvin),

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人性光暉的極致,

在於"明知山有虎,卻向虎山行"的情操,

所為的,不是個人仕途或利益,

單純僅是秉持著人道關懷的初衷,

希冀將第一線飽受戰火摧殘的堪憐百姓境遇,

透過鏡頭的呈現,讓更多民眾能夠目睹戰爭的殘酷現實,

期許著相仿的憾事不再重演。

 

只可惜,打從瑪麗柯爾文1986年擔任戰地記者開始,

一直到2012年堅守報導崗位而殉職於前線當中,

期間世界各地所掀起的軍事行動從未停歇,

在在證明著,縱然人間有愛,但戰火卻是無情,

更遑論那些競逐著個人權勢的狂人們,

為求個人利益,幾可說是到了非人哉的地步了。

 

倒是挺讓人納悶的,

本片最初也是被列為金球獎與奧斯卡的熱門影片,

但最終都鎩羽而歸,幾個被預期入圍的獎項都全軍覆沒。

按理,劇中所呈現的多場戰事,都直指美國輕啟戰端之不義,

訴求著和平主義的基調,理應與電影圈的反戰立場相互吻合。

何以在取得政治正確的優勢下,沒能受到評審團們的青睞,

還真是令人費解,相關獎項的規則,還真是讓人摸不透。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根據著名的英國戰地記者

瑪麗科爾文(Marie Colvin)真實事蹟改編。

在首次遠赴斯里蘭卡擔任戰地記者時,

因著一次無預期的轟炸事件,讓她失去一隻眼睛。

儘管上司端看其生理與心理狀態,

都認為飽受戰火荼毒的她,應該轉任文字編輯的辦公室職務;

但早已將人道關懷視為職志的她,

即便再存有著甚麼樣的心理障礙,卻也唯有回到戰場的第一線,

將最真實的人間煉獄公諸於世,才能夠讓她對於職場熱血沸騰。

 

幾年下來,她的足跡遍及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等戰火蔓延的國度,

直到2012年,她前往敘利亞報導阿薩德掀起內戰的新聞,

為了揭穿阿薩德宣稱"僅砲火僅對準恐怖分子"的謊言,

即便處在了砲口即將迫擊、眾人競相撤退的當下,

她依舊選擇不離開,以視訊直播的方式,

向世人公開敘利亞政府的殘暴不仁。

順利完成工作後,沒想到才走出遮蔽建築物,

就遭到砲火的攻擊,當場殉難,

成為揭露真相不遺餘力的傳奇人物。

 

作為一名戰地記者,究竟該挖掘、該報導的內容為何?

透過電影中自己最喜歡的橋段,可以很輕易地得到答案:

當新進同事對瑪麗科爾文指出伊拉克戰爭根本就是美國的陰謀,

本身就是假的,則報導假的戰爭訊息,有意義嗎?

對此,揣摩瑪麗回應的涵義,大抵如下:

戰地新聞,重點不在於該場戰役師出有名與否,

那只不過是國家高層之間相互對弈下的競合過程,

對人民而言,根本無關痛癢,

因為不論基於甚麼理由,戰爭的的確確都已經發生了。

 

真正該被報導的,是處在戰爭第一線民眾的境遇,

端看著他們面臨著朝不保夕、屍骨不全的慘況,

透過鏡頭的傳送,期盼能夠喚醒世人的同理心,

讓大家得以對戰爭有著相同的痛楚感,

而不再只是事不關己的看戲心態。

相信唯有如此,當所有人都打從心裡堅信著戰爭是邪惡的,

則戰爭才有可能真正從人類世界中消失。

 

其實,類似戰地記者這般、以人道關懷為職志的工作,

要守住工作所劃下的那條界線,是何其艱困的天人交戰。

一如瑪麗科爾文,在取得幾張平民受傷的照片後,

就足以讓新聞媒體藉此指控敘利亞政府迫害百姓的證據,

也是一名戰地記者,在工作的範疇內,所盡到最稱職的責任。

然而,顯然瑪麗在禁不住自己內心的人道訴求下,

在工作之上,更進一步的希冀呈現更多人間煉獄般的情景,

以期喚醒世人對這個已然被遺棄的荒蕪,能夠存有多一些重視。

那份堅持下來的勇氣,早已非屬工作的範疇,

而是提升至展現人性的光暉,

讓世人驚豔的看見一名聖潔偉人的誕生。

 

回歸到我們周遭的世界,前述的"人性光暉",

某種程度正是賴清德院長所提過的"作功德"一事。

對於照服員來說,工作範疇僅止於帳面上的工作時間,

在工作時間之外的,其實都是基於放不下的不忍之心,

有感於照顧者的依賴需求,才無償的去從事額外的勞動事務。

性質上,與瑪麗科爾文超越工作、

以崇高的人道關懷為職志的心態,大抵上是毫無二致的。

於是乎,當我們在褒揚著瑪麗科爾文的大無畏義舉時,

回頭來想想我們廣大的照服員們,

他們的崇高節操,難道真的只值"作功德"三個字嗎?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